玉楼春
【注释】: 1. 长安回首空云雾:长安,这里指代京城,即唐代的都城长安。回首,回头,回顾。空云:飘浮不定的云雾。雾,弥漫的样子。 2. 春梦觉来无觅处:春天的梦境醒来后却无处寻觅。春梦,春天的梦境。觉,醒来。无觅处,无处寻找。 3. 冷烟寒雨又黄昏:冷烟,寒冷的烟雾。寒雨,冬天或早春时节的雨。又,又加。黄昏,傍晚时分。 4. 数尽一堤杨柳树:一堤,一条长堤。杨柳树,柳树。数尽,数遍。 5.
【注释】 蕊珠宫——指仙女的居所。 三千女:三千仙女,即仙女三千人,这里泛指美女。滴粉(wěi fèn)为春尘:形容花容如玉的女子,像美人涂上了胭脂,使春色不落尘俗。 七里香风:形容梅花的香气,十里路外都能闻到。 一枝谁寄长安去:一枝梅象征一位女子,她把一枝梅花寄给在长安的情人,希望他能收到这枝梅花,并给她回信。 醉翁满眼玉玲珑:醉翁是欧阳修号,玉琳琅是美玉,这里用来形容眼睛清澈明净。 玉玲珑
【解析】 此诗为立春日所作,是一首咏物小令。“玉楼春”是词牌名,“其六”是词牌名中的第一组。“小园”二句,写东风转了一夜后,把冰池的云母面吹皱了。“晓披”句,言天刚破晓时,就披衣出见朝阳。“小烟”两句,描绘出一幅早春景象:小溪边的柳枝被轻风撩弄着,似乎在低语细语;残雪中的梅花,香气也淡薄了。末两句,是说东君(春神)殷勤地洗拂旧年的草木,好让它们在新的一年里焕发生机。全词以景托情,借物抒情
【注】三衢:指浙江的衢州地区。孙守公素: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友人,守为守护之意,公为对人的尊称。 玉楼春 · 其三赠孙守公素 三衢太守文章伯。七月政成如戏剧。坐中欬唾落珠玑,笔下神明飞霹雳。 才高莫恨溪山窄。且与燕公添秀发。风流前辈渐无多,好在魏公门下客。 注释: 玉楼春:词调名,又名《洞仙歌》、《归去来辞》等。 其三:这是作者在送别朋友时所写的一首词。 三衢:即浙江一带。 太守:地方长官
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注解】: - 玉楼春:词牌名,本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 - 己卯岁:己卯年,指宋朝宋宁宗的第六年(公元1199年)。 -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也称为元旦。 - 莲花漏:古代计时器的一种,以莲花瓣作为刻度,滴水计时。 - 碧井酴酥沈冻酒:碧井中的冰融化成水,将冻在冰下的酒取出。 - 晓寒料峭:清晨的寒风刺骨,让人感到冷。 - 苗条:身材纤细,形容柳树的枝条柔软而修长。 -
【注释】: 阿谁:何人。东君:春风,春神。青青河畔草:形容河边草色青翠。朝云:指早晨的云雾,常用以象征美好的景象。晓:天亮。 【赏析】: 《玉楼春·其八》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此词上片写雨夜宴客的情景。起首两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三月三日雨夜”交代了时间,“觞客”表明是一次欢聚宴饮,“花事今宵了”则说明宴会的主题是为了赏花。 下片写宴会的情趣和感慨。“尊前不信韶华老”
玉楼春 浣花溪上风光主。燕集瀛洲开幕府。商岩本是作霖人,也使闲花沾雨露。 谁怜氏族传簪组。狂迹偶为风月误。愿教朱户柳藏春,免作飘零堤上絮。 【注释】 浣花溪:在成都西门外。风光主:风光的主宰或主人,这里指诗人自己。商岩:即张咏,字承吉,南城人,后官成都尹。 作霖人:喻指善于兴云作雨,能行雨滋润的人。“商”是姓,“岩”是名。 谁怜:有谁怜悯,意即“有谁会怜惜”。氏族:家族。簪组:指冠带、官服。
注释:木犀花凋谢了,我憔悴不堪(“木犀”即木犀花,又名九里香,为木樨科木犀属植物);只有菊花开过没有(“黄花”指菊)?秋风也不管人愁(“短袂”指衣袖),到处相寻吹拂着(“袖”字作动词)。 露水滴在碧玉杯中谁与共饮(“碧觞”指酒器)、肠断(“携手地”指一起走过的地方):夜寒时看书信和明月,未必月明白知道(“月明”指月亮明亮)。 赏析:此词写于秋日,抒写对爱人的思念之情。上片起二句点明了季节
注释: 华堂银烛堆红泪。解释离人多少意。 恨从别后恨无穷,愁到浓时惟一味。 江南渭北三千里。憔悴相思何日已。 马蹄清晓草黏天,庭院黄昏花满地。 玉楼春,春天的美景,常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或者景色。这里可能指的是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或者怀念之情。 华堂银烛堆红泪。解释离人多少意。 华堂,华丽的殿堂,这里指代繁华的宫廷或者富贵人家。银烛,银色的蜡烛,这里指代明亮的烛光。堆红泪,将红色的烛泪堆积起来
【解析】 本词是一首描写歌妓春宵宴饮的曲子词。上片写歌妓的舞姿。“玉楼春”三句,点明时间、地点和人物,为全词定调。“指甲”二句,描绘歌妓轻拢纤纤玉指,将五色条垂在双袖中舞动的情景。“雪香”句,写歌妓身上散发出淡淡的香气。“胡语”句,写歌妓随着乐曲的旋律而唱起异国风情的歌曲,并随着音乐的节奏而扭动着纤细的腰肢。下片写歌妓饮酒祝寿。“当头”三句,写歌妓以酒祝寿时所表演的舞蹈。“百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