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道
注释: 水外峰峦碧四环,雨多门径藓苔斑。 滞留又及炊新粟,欢喜何当见旧山。 招隐有诗来霅上,倦游无梦到云间。 西兴十里秋潮晚,坐数扁舟带月还。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萧山临川亭壁上留题时的即兴之作。全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首联“水外峰峦碧四环,雨多门径藓苔斑。”描绘的是诗人站在亭子外,远眺四周的山峰。这些山峰被绿树环绕,形成一片绿色的海洋
诗句释义: 1. 江表归来得自由,旧乡能复到温柔。 - 解释:在长江流域(即江南)归返后感到身心的自由,可以回到家乡享受宁静与温馨。 - 注释:江南指今天的中国南部地区。 2. 辞源已见流三峡,笔力当期挽万牛。 - 解释:文思如泉涌,文笔如山,能够以笔力挽住万牛。 - 注释:三峡指的是长江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3. 白日忍从黄雾塞,青天那复黑云浮。 - 解释:白天不忍被黄雾遮蔽
和韵寄董令升舍人 曾将燕石报琼华,别后哦诗愧莫涯。 空腹但看长柄械,缓行何用短辕车。 神驰邓步弥天葑,梦入朋溪夹径花。 何日天台寻药去,女仙迎笑饭胡麻。 注释: 曾将燕石报琼华,别后哦诗愧莫涯。 燕石:一种石头,传说中可以作为玉器装饰品。 琼华:指美玉,这里用来比喻美好的女子。 哦诗:吟咏诗歌。 愧莫涯:惭愧自己无法与对方相比。 空腹但看长柄械,缓行何用短辕车。 长柄械:长柄的农具
故园鹎鵊久催耕 休恋公田秫与粳 别恨久随黄耳去,归心应望白云生。 干戈丛里三书考,春夏交来几闭城。 我亦蓝田负丞者,相从何日赋渊明。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离开故园已久、战乱纷争、无法归家的境况,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思乡之情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 公诗有意拂廉纤,令似欧阳韵更严。 犬子亦应惭赋缟,痴儿端合愧夸盐。 飞绵勃窣争平堑,冻笋槎牙欲堕檐。 胡避只今何处是,玉屏森映一峰尖。 注释: 1. 公诗有意拂廉纤:意为你的诗意有如清风拂过细丝一般。 2. 令似欧阳韵更严:形容你写的诗的音韵与欧阳修相似,更为严格。 3. 犬子亦应惭赋缟:意思是你的儿子也应该感到惭愧,因为这里用“犬子”暗指自己(苏轼),而“赋缟”则是指写诗。
追和东坡严车二雪诗 诗句解释及注释 1. 雪满江城酒不赊: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酒也卖不出去。 注释:这里的“雪满江城”形容大雪覆盖了整个城市,而“酒不赊”则表明因为大雪的原因,市场上的酒变得难以购买。 2. 闭门那患出无车:即使关门不出,也不必担心没有车可骑。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即便在大雪天气下,外出的需求也不受影响,因为人们可能不需要出门,或者有其他交通工具可以应对这种情况。 3.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诗句的意思来理解,同时要注意注释的内容。本题要求学生对“避寇糁潭登李彦修延秀阁”进行赏析。从全诗看,这是最后一句诗;从这一句看,是写登上延秀阁后所见所感的。“王师千里下邦畿”,王师指的是皇帝派来的朝廷的军队,千里是指距离遥远;“邦畿”“指京城长安。这句的意思是说:朝廷的军队已经渡过千里,来到京城附近的边境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洞,题目是《和因上人午睡韵》。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谢过高人问候起居,惠然相访共品秋蔬。 栖栖众人怀疑夫子,碌碌世人谁识效阿奴。 老去睡眠之地尚欠,君来诗社责新欠。 便便一觉南窗午梦,短簟方床心意不疏。 译文: 感谢高人的问候关心,惠然来访共享秋天的蔬菜。 众人纷纷猜疑我是否真的像夫子那样,但世人碌碌又怎知我仿效阿奴呢。 我已年老体弱睡眠之地尚有欠缺
杨花如雪菜花黄,路出初郊正日长。 注释:春天的杨花像雪花一样洁白,而菜花则呈现出黄色。走出郊外的道路,正值阳光明媚的日子,天气温暖晴朗。 喜对新诗醒病眼,会逢膏雨沃骄阳。 注释:我高兴地对着新写的诗歌,让生病的眼睛感到清醒;恰逢春雨滋润着大地,为骄阳下的万物带来了生机。 过僧竹院茶争美,酌客山堂酒倍香。 注释:走过僧人的竹院,那里的茶味格外清香诱人;在山堂里招待客人
《再和董令升雪二首》是宋朝著名文学家王之道的代表作品之一,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冬日景象。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 诗句: 春雪初融作燕泥,梅花零落杏花齐。译文: 春天的雪刚刚融化就像燕子的粪便一样,梅花凋零了而杏花却盛开。 - 赏析: 这句诗通过对比春雪与梅、杏花,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与冬日的寒冷萧条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大自然的生命循环和变化规律。 - 诗句: 遥山扫翠云初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