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次元
【注释】 积高:山名。郡城:郡守的官邸。迥拔:高耸。霄汉:指天。这里形容山峰之高。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写山势的雄伟险峻。诗的前两句写这座山,后两句写诗人登上山顶所见。 “积高依郡城”,是说山高峻巍峨,好像要依靠郡城的城墙一样。“郡城”,泛指州、府治所,即县城。 “迥拔凌霄汉”,这是写山势高峻。意思是直入云霄,好像和天上的云汉(天河)相接似的。“迥拔”,直上,突出。“凌霄汉”,形容极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皇家气派与壮丽景象。下面是逐句的详细释义: 1. 南至日隔仗望含元殿炉香 - 南至: 指的是皇帝南巡。 - 日隔: 指在皇宫中隔着帘子观望外面的太阳。 - 望含元殿: 指的是站在宫殿内眺望远处的含元殿(即太和殿)。 - 炉香: 指皇宫中的香炉中点燃的香料之烟。 - 注释: 描述了皇帝南游时的壮观场面
律中应钟 律:音乐的规律,这里指音律。应钟:古代十二律吕之一,代表冬日的钟声。 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 音律到了尽头,只有尺把长;室内一片昏暗,仿佛有三重天。 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伶官的铜管乐器里的灰尘已经落定,秦始皇正逢其时。 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 商音声如玉笛声,而羽音则如同敲击金钟的声音。 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 密集的树叶翻转着像霜花一样的色彩,轻轻的冰花收敛了水面的容貌。
【译文】 在冶山二十景中,鱼鳞池枯水已涸,广之使水得以涵泳。疏凿得蒙泉,澄明睹明镜。 【注释】 1. 鱼鳞息:比喻水枯。鱼鳞,鱼的鳞片;息,停止。 2. 池:指鱼鳞池。 3. 广之:指治理。 4. 使:让。 5. 涵泳:使……得到浸润、滋润。 6. 疏凿:疏通和凿开。 7. 蒙泉:蒙山泉水。 8. 澄明:清澈明净。 9. 睹:看到。 10. 明镜:明亮的镜子
律穷方数寸,室暗在三重。 伶管灰先动,秦正节已逢。 商声辞玉笛,羽调入金钟。 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 望鸿南去绝,迎气北来浓。 愿托无凋性,寒林自比松
冕旒初负扆,卉服尽朝天。 旸谷初移日,金炉渐起烟。 芬馨流远近,散漫入貂蝉。 霜仗凝逾白,朱栏映转鲜。 始看浮阙在,稍见逐风迁。 为沐皇家庆,来瞻羽卫前
鱼鳞息枯池,广之使涵泳。 疏凿得蒙泉,澄明睹明镜。
唐河东闻喜人。 德宗贞元四年,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 时制策、宏词,同日敕下,并为敕头,时人荣之。 累迁吏部员外郎、司封郎中。 宪宗元和六年,自太府卿,出为福建观察使。 八年,迁河南尹。 旋充东都副留守。 官至江西观察使。 卒谥成。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