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侗
注释 1. 杏花天 - 一种古代诗歌体裁,通常以春天的景物为题材。 2. 旅思 - 指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3. 消磨白日浑无计 - 形容时间在无聊或焦虑中白白流逝,没有具体计划或行动。 4. 算只有短眠长睡 - 暗示作者可能因为长时间在路上,无法找到休息的方式。 5. 归梦做来千万次 - “归梦”即回家的愿望,作者反复思考并梦见自己回到了家乡。 6. 纸上重重牢记 -
注释: 春光百五浑依旧。 细雨宵来凑。 未到落红时,默默东风,已向桃花咒。 江城客居孤单候。 白日清寒透。 天意也销魂,卷尽疏烟,禁得垂杨瘦。 译文: 春光一百零五天依然如故。 细雨深夜来临凑近了大地。 还没到落花时节,默默东风已向桃花施咒。 在江城客居孤单等候。 白天寒冷清冷透骨。 上天也有销魂之处,把满地的烟雾卷尽,禁止垂杨树变得瘦弱。 赏析:
【注释】 莲蓬人:以莲蓬比女子,此为比喻。莲蓬是荷花的果实,形如小伞,故以“莲蓬”比喻女子。芙蓉:荷花,亦称芙蕖。碧藕:嫩藕。“解语”形容女子能言语,善解人意。多思:思念深长。无心怜子:指不爱惜自己。无物:空虚。孤支:孤单单地立在一边,喻男子孤独无助。 【赏析】 全词通过写一个女子的不幸遭遇,反映了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冷酷无情。 上片,从外貌描写入手,用芙蓉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金颗千头火树,玉荷四照霜花。 - 这句诗描绘了一个灯火辉煌的夜晚景象。"金颗"形容灯光像无数金色的星星,而"火树"则比喻这些灯如同燃烧的树木一样璀璨夺目。"玉荷"则可能指的是荷花,因为荷也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四照霜花"则是指灯光四射,如同霜花一样晶莹剔透。 书生怀袖向窗纱。 -
《西江月 其十一 核桃船》的原文如下:种自玄都道士,载从渡口渔翁。 小儿偷出碧云宫。 顷刻帆樯飞动。 芦苇似来江上,竹枝疑泛图中。 桃根桃叶棹歌同。 两桨春风吹送。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种自玄都道士,载从渡口渔翁:这两句诗描述了核桃船的来历和它所承载的人。"种自玄都道士"指的是这艘核桃船最初是由一位道士种植的;“载从渡口渔翁”则表明这艘船后来被一个在渡口捕鱼的渔翁使用。 2
懒懒和卿谋韵 侍女休催绣,才郎莫画眉。 春来常倩梦追随。 只为罗衣、不耐晓风吹。 垂手嫌红袖,凭肩恋锦帷。 生憎花影学人窥。 央得鹦哥、传语却忘谁。 注释:不要侍女催促你绣花,不要男子画好眉毛。春天到来时,我常会梦见你,跟随你的梦境。因为你的罗衣不能经受早晨的风。垂下双手怕红色的袖子,靠在肩上依恋着锦制的帷帘。讨厌花影模仿人的眼神窥探。求得鹦鹉传话,却忘记了是谁。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
西江月 其七 鲞鹤 闻说枯鱼欲泣,何为化鹤来归。 霓裳玉佩自清辉。 入肆终惭形秽。 北海已成速柘,南山几见高飞。 鲲鹏变化是耶非。 小作逍遥游戏。 【注释】: 闻说:据说。 鳞:这里指鱼类。鳞鱼,即鱼。 何为:为什么。 霓裳:彩虹般的衣裳。霓,彩虹。裳,衣。 玉佩:美玉制的佩饰。佩,挂在身上的玉饰。 清辉:光彩明亮。 入肆(tù):进入商店。 形秽(huì):显得丑陋,没有价值。 北海
诗句解读: 1. 小菜放于牧野,太牢起自田家。 - "牧野"指的是古代的地名,这里可能指代一种广阔的场景或背景。"小菜"和"太牢"分别代表较小的和较大的食品,这可能暗示着诗中的食物或生活状态是从小处开始,逐渐发展到大的规模。 2. 樊迟老圃大开衙。 - "樊迟"是古代的一位农业专家,"圃"是指种植蔬菜的地方。"大开衙"可能意味着樊迟在扩大他的农田或者种植规模。 3. 演出伯牛司马。 -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其八,即词的第八调。 蝉猴:指蝉和猴,都是夏天的使者。 齐女:春秋时齐国的女子,后用为美女的代名词。 王孙:贵族的公子。 三声哀叫断肠秋:指猿的啼叫声。 却恨当年无口:怨自己不能言说。 跳掷不忧螳臂:意谓自己即使像前人那样有志于事,但终究是无能为力。 沸羹早兆羊头:喻指祸患将发,如羊头之沸汤。 从来蝉冕拜通候:意谓自古以来就有“蝉冠”,就是高官显位,而自己只是小官。
西江月 其九 芦笔 书带草生笔冢,墨池人在芦中。 白头翁变黑头公。 夜夜飞花入梦。 画荻教成孺子,编蒲学近儒宗。 雁行衔去向江东。 写出锦书珍重。 注释: - 书带草生笔冢:指文房四宝中笔的笔冢里长满了书带草。 - 墨池人在芦中:指在芦花丛中的墨水人像。 - 白头翁变黑头公:比喻年老的人焕发了新的生机。 - 夜夜飞花入梦:指夜夜梦见飘落的花瓣。 - 画荻教成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