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云霄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逐句分析即可。此诗为五律,首联写景,颔联叙事,颈联议论抒情,尾联点题。全诗意境优美,富有哲理性。 【答案】 上西湾:指庐山西面的大林寺(或指庐山的西面)。灵草不知名:山中的草长得很好,但却无人知道它的名字。琪花夹道迎
《吴子夜四时歌》是元代著名诗人杨维桢的作品之一,此诗为“子夜四时歌”之一。下面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翻译和注释: ``` 自君之出矣,缫丝头绪多。 朝来理蚕箔,不忍见双蛾。 ``` 诗句释义与赏析: - 自君之出矣:自从你离开之后。 - 缫丝头绪多:形容事情的开始变得复杂而繁冗。 - 朝来理蚕箔:早上起来整理丝绸工作。 - 不忍见双蛾:无法忍受看到蚕宝宝死去的情景。
注释: 吴地的夜晚,四季都有欢快的歌声。 前面的人追逐后面的人,他们穿着华丽的衣裳。 弹鸟时不要伤及燕子,打鸭子不要惊起鸳鸯。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夜晚景象的古诗。全诗通过对吴地夜晚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们生活的繁华和欢乐。 首句“吴子夜四时欢歌”直接点明了这是在吴地的夜晚,而且是一个四季都欢快歌唱的时刻。这里的“四时”指的是春夏秋冬四季,而“欢歌”则形容了人们的歌声欢快
诗句:吏散重门闭,翛然太隐居。 译文:当官的都离职了,大门紧闭,我独自一人在这里隐居。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 赏析:这首诗是邓云霄在滴翠轩杂咏五首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独自隐居的场景,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制就绿罗袷,轻如蝴蝶飞。 闲来堤上望,草色妒人衣。 注释与解析: 诗句注释: 1. 制就绿罗袷:制作出绿色的罗衣,形容其质地轻薄。 2. 轻如蝴蝶飞:形容罗衣轻盈到如同蝴蝶一般。 3. 閒來堤上望:闲暇时在堤岸上远眺。 4. 草色妒人衣:草丛的颜色鲜艳得让人的衣服相形失色。 译文: 邓云霄创作了一件绿色的罗衣,它非常轻薄,如同蝴蝶一般在空中飞舞。闲暇的时候,他喜欢站在堤岸上远望
以下是对《初春村居二首 其二》逐句释义: - 高枕从吾癖:形容一个人非常享受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无忧无虑地生活。 - 摊书自满床:形容一个人沉浸在书籍世界中,以至于连床都不够他摊开书本。 - 闲庭移白日:形容庭院中阳光明媚,仿佛白日一般。 - 人已到羲皇:借用“羲皇”指代古代传说中的理想境界,形容人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境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初春时节的田园生活
【注释】: 枉渚:《楚辞·招隐士》中有“桂树丛生兮山之幽”的词句,这里即用其意。 簇兰芽:指江边洲渚上长满了兰草。 人家半钓家:指江中水浅的地方常有人家居住。 炎天飞片雪:指夏天里江面上飘着片片雪花。 白鸟落平沙:指白色的小鸟落在沙滩上。 【赏析】: 《湘江清十首》,是唐朝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此为其中的第二首诗。前两句写湘江景色:江中的小渚上长满了兰花草;江边有人家住着。后两句写夏景:天气炎热
注释: 1. 洪流:指大江大河。 2. 沉近郭:指江河之水,滚滚而来,淹没了城郭。 3. 无梦问玄夷:没有做梦去问那遥远的玄夷(指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地名)。 4. 阶下看蜗篆:在台阶下看到蜗牛爬行留下的篆刻痕迹。 5. 依稀似禹碑:这篆刻的痕迹很像古代大禹治水的石碑上的文字。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江山画面,通过诗人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首句“洪流沉近郭”
注释:茅屋位于深云树中,溪桥在石泉边回响。闲暇时来此地,高谈阔论上皇年华(指唐玄宗李隆基)。 赏析:此诗为孟让林年兄的画册作题咏。首句写画室环境幽美。次句写溪桥旁清泉石上之声响,以动衬静,更衬托出画室的静谧。三、四两句写主人闲适自得之状。最后两句写画室主人与友人高谈阔论之情景,既赞美主人高雅脱俗的生活情趣,也表明了对主人的景仰
注释:秋天,树叶纷纷凋落,随着流水而去。云彩飘忽不定,与隐者隐居的山居相对应。 幽人(指隐者):隐退的人。 无限意:无尽的意味。 赏析:诗人以落叶、闲云来象征隐者的心境和追求,表现了他对自由自在生活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