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涣
解析及赏析 第一句:故太常卿赠礼部尚书李公及夫人挽歌二首 - 白简: 这里指的可能是李公生前使用的笏板,象征着权力与地位。 - 曾持宪: 表示曾经担任过司法官员,掌管法律和公正。 - 黄图复尹京: 黄图可能是指黄色的封皮,意味着再次被任命为京城的官职。 第二句:能标百郡则,威肃一朝清 - 能标: 有能力或才干,能够胜任各种工作。 - 则: 表示条件、标准。 - 威肃: 威武严肃
注释: 1. 封树遵同穴,生平此共归:封树遵与我同葬一穴,我的一生与封树遵共同结束。 2. 镜埋鸾已去,泉掩凤何飞:镜子里埋着的鸾鸟已经逝去,泉水中掩藏的凤凰又在哪里飞翔。 3. 薤挽疑笳曲,松风思翟衣:用薤草做的挽联似乎在弹奏笳声,松风中传来思念翟衣的声音。 4. 扬名将宠赠,泉路满光辉:为了扬名,我将这份恩赐献给你,希望你在泉路之上充满光辉。 赏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阅读诗作,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注意不要写错别字、漏掉关键字词。 “北望情何限”,“尽日独登楼”,“望京口”是望眼北望的地点。“情何限”,即“愁多少”,表达诗人内心的无限愁思。 “南行路转深”,南行的路程越来越远。 “晚帆低荻叶”,“晚帆”,指傍晚的帆船;“荻叶”,即芦苇叶。 “寒日下枫林”,“寒日”
【注释】 登栖霞寺塔:登上栖霞寺的塔。 三休寻磴道:三次停下来寻找上山的路。 九折步云霓:走九折,步步如在云雾中。“云霓”即云彩、虹霓。 瀍涧临江北:瀍水(洛阳附近的一条河)流经洛阳城北,是洛阳的名胜古迹之一。 郊原极海西:郊野的原野一直延伸到大海的西边。 沙平瓜步出:沙滩平坦,从瓜州(唐代郡县名,治所在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出发。 树远绿杨低:远处的树林里长着嫩绿色的杨柳,显得非常低矮。
【注释】 夕沈沈:黄昏,天色渐暗。 色连鸡树近:鸡树靠近傍晚的景色。 凤池:凤凰池,宫中浴池,此处指皇宫。 为重凌霜节:比喻人具有坚韧不拔的品格。 年年承雨露:每年都接受雨露滋养。 紫庭阴:宫殿前的庭院,因多植紫藤树而得名。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于诗人任中书舍人期间。诗的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宫禁之幽深、夜色之沉静,后四句以人格化的手法赋予物以灵性,赞美其凌霜傲雪,能虚心应世
白简尝持宪,黄图复尹京。 能标百郡则,威肃一朝清。 典秩崇三礼,临戎振五兵。 更闻传世业,才子有高名。
三休寻磴道,九折步云霓。 瀍涧临江北,郊原极海西。 沙平瓜步出,树远绿杨低。 南指晴天外,青峰是会稽。
北望情何限,南行路转深。 晚帆低荻叶,寒日下枫林。 云白兰陵渚,烟青建业岑。 江天秋向尽,无处不伤心。
中禁夕沈沈,幽篁别作林。 色连鸡树近,影落凤池深。 为重凌霜节,能虚应物心。 年年承雨露,长对紫庭阴。
蒋涣是唐代诗人,他的生平经历和诗歌创作对后世有重要影响。下面是关于蒋涣的详细介绍: 1. 基本介绍 - 姓名背景:蒋涣,字不详,常州义兴(今江苏宜兴南)人,是蒋冽之弟。在唐代,他以进士身份登第,历任官吏部员外郎、郎中等职。 - 政治生涯:天宝末年,蒋涣担任了官职给事中。然而,他在安史之乱爆发后,因受伪职而陷贼。永泰初,他历任鸿胪卿、右散骑常侍,最终迁工部侍郎。 2. 文学成就 - 诗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