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孺登
【注释】: 银字:银质的字体。 六出:指雪花六种,即“鹅毛”“柳絮”“梅花”“芦花”“荞花”“莲花”。 童子:这里代指僧人。 雪中辛苦远山来:辛苦地冒着风雪来到远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和诗,是诗人应僧之请而作的。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写情,全诗以雪喻友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第一句:“八行银字非常草。”意思是说,信上的文字是用银制的小字写成的,像草一样潦草
注释:八月十五夜卧疾,即写于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一年只有今宵月,意思是说一年中也只有今夜的月亮最圆,最能引起人的喜爱。尽上江楼独病眠,意思是在江边的楼上独自躺着睡觉。寂寞竹窗闲不闭,意思是说竹子编的窗户虽然很安静,但是我并没有去关上它。夜深斜影到床前,意思是说晚上的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斜射的月光已经照到了我的床上。 译文:一年中只有一个中秋节,今晚的月色格外明亮。我在江楼之上独自病榻而眠
正月十五日 汉家遗事今宵见,楚郭明灯几处张。 深夜行歌声绝后,紫姑神下月苍苍。 注释:正月十五是元宵节,这个节日是古代汉族的传统节日,今夜的元宵节可以看到汉家的遗留习俗;在楚国的城郭里,明亮的灯笼已经张挂起来,到处都是灯火辉煌的景象。深夜过后,行人的歌声消失,紫姑神降临到了月亮高高的夜空中。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元宵夜的热闹景象,通过对比古与今、远与近来表达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怀念之情
熊孺登《新成小亭月夜》: 已被月知处,斩新风到来。无人伴幽境,多取木兰栽。 注释: - 月知处:月亮知晓的地方。 - 斩新风:带来清新的风。 - 无人伴:没有人陪伴。 - 幽境:宁静而僻静的环境。 - 木兰栽:种植木兰花。 赏析: 《新成小亭月夜》是唐代诗人熊孺登的作品,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优美的月夜景色。诗中的“已被月知处”、“斩新风到来”和“无人伴幽境”
诗句释义与译文: - "云身自在山山去":此句描绘了云雾自由地在群山间飘荡,没有固定的目的地或形状。 - "何处灵山不是归?":这里的“灵山”可能指一种精神上的归宿或修行之地,表达了无论身处何方,都有回归的渴望。 - "日暮寒林投古寺,雪花飞满水田衣":描述了一个场景,太阳落山时,云雾中隐约可见一座古老的寺院,周围的树木被积雪覆盖,一片洁白。 赏析:
和窦中丞岁酒喜见小男两岁 更添十岁应为相,岁酒从今把未休。 闻得一毛添五色,眼看相逐凤池头。 注解: 和:和作诗赠答 窦中丞:窦叔向,字子游,唐代名臣,历任宰相、御史大夫等职,为人正直,有才能。 小男两岁:指自己的儿子,他两岁时已经可以与窦中丞的儿子比肩了。 更添十岁应为相:窦中丞的儿子比他大十岁,应该可以做他的老师了。 岁酒从今把未休:每年的酒席上,都要为他庆贺。 闻得一毛添五色
三月踏青能几日,百回添酒莫辞频。 看君到卧杨花里,始觉春光为醉人。
诗句能生世界春,僧家更有姓汤人。 况闻暗忆前朝事,知是修行第几身。
碑折松枯山火烧,夜台从闭不曾朝。 那将逝者比流水,流水东流逢上潮。
若为相见还分散,翻觉浮云亦不闲。 何处留师暂且住,家贫唯有坐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