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孺登
【注释】 祗:只,仅仅。 遇:遭遇。风谢湘中春色:遇到春风和煦的湘江风光。湘江在湖南,春天气候温暖,景色宜人。 水生:水涨。 布帆新:帆船刚升起。 应被百花撩乱笑:应被百花嘲笑。撩乱,形容百花怒放的样子。 比来天地一闲人:如今,我如同一位闲人,无所事事。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赴京途中写给友人的。诗的前两句“水生风熟布帆新”,写自己乘船出发时,江水上涨,船只扬起,帆船刚刚升起
注释: 寄安南马中丞:写给在安南的马中丞(指马承御)的诗。龙韬能致虎符分,万里霜台压瘴云。蕃客不须愁海路,波神今伏马将军。 译文: 龙韬(即《龙韬》兵书)能使虎符分,万里霜台压瘴云。 蕃客(即少数民族客人)不必为海路而烦恼,波神(水神)现在都伏在马将军(指马承御)的手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马中丞的赞美和期待。他相信马中丞能够用他的智慧和勇气驱散瘴气,使边疆安宁。同时
【注释】 1. 马判官:即马植。2. 安南:今越南中南部。3. 从军:随军出征。4. 狂生挥阵云:指诸葛亮的“借东风”的故事。5. 蔡州:古地,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南,是当时藩镇割据之地。6. 都护:唐代官名,掌管一方军事。7. 帐前闻:在营帐里听到。8. 旧曾:过去。9. 交趾:今越南北部地区;古时称为象郡,是当时藩镇割据之地。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赴任安南的关切之情
寒食野望 拜扫无过骨肉亲,一年唯此两三辰。 冢头莫种有花树,春色不关泉下人。 【注释】: ①拜扫:古代风俗,清明时节祭祀祖先。 ②冢头:坟墓上。 ③泉下人:指已去世的亲人或亡魂。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清明节祭祖的情景。诗人以清明为节,以扫墓为事。他首先指出扫墓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先,而不是为了娱乐自己。接着又强调说,每年在这一天只有两三个月的时间可以用来扫墓。这就表明
【题解】 此诗为题逍遥楼的七律。逍遥楼,唐韦应物任苏州刺史时所建,在苏州西南阊门外。 【注释】 逍遥楼:即逍遥津楼,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 利及生人:对人民有利。 更为(wéi更):改变。 落花流水:喻指战乱,也比喻世事沧桑。 城池:城墙。 雕龙字:刻有龙形文字的石柱。 羊公堕泪碑:羊祜(huò后作祜)镇守襄阳时,曾筑汉水桥于岘山之上,以纪念东汉末年南阳太守孟尝、征南将军鲜于辅等贤人
【注释】 湓城:今江西九江市。左兴宗:即左思祖,字兴宗,左思之子。 九人:指左思、左思祖父子。 猿啼三声:传说古人用猿声来测时间,猿啼三声为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月为秋:月亮像秋天一样明净。 更何日:何时再见面?何日:什么时候。堪白首:怎能老到头发都白了?堪,能。 【赏析】 《与左兴宗江别》是左思的一首送别诗。诗人在送别友人时,心情十分激动,他想到这次分手可能是最后一次相见
注释与赏析: 1. 水自山阿绕坐来:此句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象。"水"指的是曲池中的水流,从远处的山间流来,环绕在主人的周围。"山阿"是山的旁边或背后的意思。"绕坐来"意味着水流仿佛围绕着座位流动。这表达了主人被自然美景环绕的情景,也暗示宴会的环境宁静而优雅。 2. 珊瑚台上木绵开:这句继续描绘了宴会场景中的细节。"珊瑚台"可能是用珊瑚制成的装饰性桌子,而"木绵开"可能是指木棉树的花朵开放
【注释】 仁杰:名俊,唐初宰相。淫祠:淫祀的祠堂。废欲无:废除欲望,不祭祀。商人:泛指旅客,指征帆过蠡湖的旅客。蠡湖:位于浙江湖州境内,春秋时称“蠡泽”,又名“五湖”。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唐代任官期间所作。诗中描写的是董监庙(即董贤墓)的荒凉景象。首句“仁杰淫祠废欲无”,说董贤的淫祠被废了,不再有祭祀的欲望。第二句“枯枫老栎两三株”,说这里只有两三棵干枯的枫树和栎树。第三句“神乌惯得商人食
注释:一见到你的清雅容颜就让我心满意足,据说你曾到过紫阳君的府邸。你来的时候,仙女们为你裁剪春装,剪破了湘山几片云朵。 赏析:这是一首赠人诗,赞美了侯山人的美貌和气质。诗人以“一见清容惬素闻”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侯山人的赞赏之情。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侯山人的外貌特征,如“有人传是紫阳君”、“来时玉女裁春服”,这些描写都突出了侯山人的优雅和高贵。最后一句,诗人以“剪破湘山几片云”作为结尾
这首诗的译文如下: 我害怕在红尘中虚度白发,宁愿不计较才能的先后。请不要占据春天的美景嘲笑我的寂寞,长安城里每年都是春光明媚。 注释: - 但恐红尘虚白首:担心在红尘之中白白地度过一生,即担心岁月蹉跎,不能有所作为。 - 宁论蹇逸分先后:宁愿不谈才华横溢的人先后来居上,即不要谈论才能的先后,以免自惭形秽。 - 莫占莺花笑寂寥:请不要占据春天的美丽景色嘲笑我孤独寂寞。 - 长安春色年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