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曲子
【注释】 光明崖,地名。五七言是唐代的诗歌体裁之一,每句七个字,分为五言和七言。五七言禅诗是指以佛教为题材的五七言诗。其四,指这首诗的第四首。善知识,指有道行的人。一说指禅宗中的善知识。一言难可喻,意即一句话难以说得清楚明白,难以解释。决定坚修须向前,意即下定决心坚定不移地修行前进。居山,隐居在山中。奇妙,指奇特、奥妙。勤心作意看,意即用心去做,认真观察。法喜餐,意为佛家饮食
译文: 我丈夫在外漂泊已经好几年了,现在却毫无消息,他可能已换了几任地方官。每到月圆之夜,我总是独自在月光下倾听着那不断响起的砧杵声,想象着他是否也和我一样,在这遥远的异乡思念着我。每当夜晚降临,我就会独自躺在床上,孤寂地想念着他。我日夜思念着他,希望他能早日回来与我团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丈夫远行在外,杳无音讯的深切思念和牵挂的诗作。首句“征夫数载”,点明了作者丈夫在外的时间之长
注释: 五七言禅诗 其五 光明崖五首 莲华本从淤泥出。 莲花是佛教中的一种象征,它生长在污泥之中,但并不因此沾染污秽,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这里的“莲华”指的是莲花。淤泥,即污泥。莲华从淤泥中生发出来,象征着修行者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保持纯洁的心性。 智者无心趣涅盘。 涅盘是佛教中的术语,意指到达涅槃的境地,也就是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智者,即有智慧的人,他们懂得如何去追求真理
注释:燕子的啼鸣和黄莺的歌唱让我从梦中惊醒。羞见鸾台双舞凤,我思念着你的离去。自从你离开后,我的消息很难得到回应。花儿满园,只有我一个人孤单地面对。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诗中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诗人的注意力却不在自然景色上,而是集中在自己的感受上。他看到燕子和黄莺的鸣叫声,被惊醒,然后想到自己思念的人已经离开很久了,他的信无法得到回复。他独自面对着花儿满园的景象
五七言禅诗 其三 光明崖五首 有求皆有苦,少欲必心安。 冤亲悉平等,世乐暂时间。 眷属相结伴,历劫受饥寒。 恩爱如泡影,贪者不归还。 【注释】 1. 光明崖:佛教用语,指修行人应去的地方,即涅槃。 2. 有求皆有苦:佛教教义中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人们追求世间的财富、名誉等,都会带来痛苦和烦恼。 3. 少欲必心安:佛教教义中的一种说法,意思是说人们的欲望越少,内心就会越平静安宁。 4.
光明崖中常贪爱,五阴城□□□□。 □□□林极险峻,终朝恒被四魔牵。 注释:光明,比喻佛性。明镜,比喻自性本具的智慧。五阴,佛教语,指色、受、想、行、识五蕴。这里泛指一切烦恼。城,比喻修行所修之地。这里指内心世界。□□□林,比喻内心境界。极,非常、极端。险峻,陡峭,这里形容内心境界的高深和难以达到。四魔,佛教语,指欲界、色界、无色界中的四种颠倒梦想。这里指世俗的诱惑和欲望。牵,引诱、吸引的意思。
诗句释义与译文: - 圣教□□□□□,□□□走恋攀缘。 - 注释:这句描述了圣教中的某种教义或修行方法。 - 译文:在圣人的教育中,有一种教义或修行方式让人着迷和依恋。 - 轮回六趣如圆观,净土人稀不肯前。 - 注释:轮回六道(天道、阿修罗道、人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如同一个完整的圆环,而净土宗的人稀少,不愿意向前追求。 - 译文:轮回的六道就像一个完整的圆环,而净土宗的人很少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送别场景的词,其内容为表达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之情。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菩萨蛮 · 昨朝为送行人早 ``` 注释: - “菩萨蛮”:词牌名之一,多用来写送别的题材。 - “昨朝为送行人早”:昨天早晨我为送别行路的人而出发。 译文: 昨日早晨,我为了送别即将远行的行路人而早早出发。 --- ``` 五更未罢金鸡叫 ``` 注释: - “五更”:古代计时单位
《菩萨蛮·香绡罗幌堪魂断》 注释: - 香:指香气。绡:丝绸。罗幌:用丝绸制成的窗帘。堪:能够。魂断:形容极其悲伤,魂魄都要断了一样。 - 唯:只有。蟋蟀:一种昆虫,秋天夜晚发出鸣叫声。吟:即鸣,鸣叫。相伴:相随。 - 毎岁:每年。送寒衣:在寒冷的季节给家人送棉衣或衣物。到头:到底,终究。归不归:是否归来。 - 千行:很多行。欹(qī)枕:倾斜的枕头,比喻失眠、辗转反侧的样子。泪:眼泪。 -
朱明时节樱桃熟, 朱明时节,指农历五月初的时节。此时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朱明"是古代对夏季的一种称呼,象征着炎热和生机。樱桃在这时成熟,预示着春天的结束和夏天的开始。 卷帘嫩笋初成竹。 卷帘,推开窗帘的动作,暗示着诗人想要欣赏外面的景色或是感受自然的清新。嫩笋初成的竹,则是指刚刚长出的竹笋,它们还只是嫩绿色的小竹子,尚未形成竹子的形态。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清晨的景象,诗人通过卷帘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