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东山削出翠芙蓉,西壑䂘砑贮雪风。 人说魏王曾避暑,殿基犹是旧离宫。 注释:东山的山峰如同被雕刻出来的翠绿芙蓉,西壑的山涧仿佛是严冬的风雪所积累而成的。人们说魏王曾经在这里避暑,但现在的宫殿基座仍然保留着过去的痕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遗迹的感叹。首句“东山削出翠芙蓉”通过比喻手法描绘了东山的山峰如同被雕刻出来的翠绿芙蓉,形象生动,色彩鲜明
仙游曲五绝 金简朝元拥玉华,碧壶香满谪仙家。 石坛冷挂银潢水,会待秋风送客槎。 注释: 1. 金简朝元拥玉华:描述的是仙境中的景象,金制的简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威或神圣之物,拥指的是围绕或拥抱。玉华可能指的是玉石般的华美建筑或美景。 2. 碧壶香满谪仙家:碧壶指一种绿色的壶,通常用青玉或其他绿色石材制成,常用来盛放酒或茶。谪仙是指被贬下凡的神仙,这里形容神仙家中充满了香气。 3.
【注释】: 地炉火在壁,灯昏,形容室内的灯火暗淡。睡觉山堂笑语温,指诗人在山中的书房中,一边吃着豆粥,一边与劝农、彦和等人闲谈说笑,十分温馨舒适。豆粥一盂官事了,指诗人用一杯豆粥打发掉所有的公务杂事。缓摇吟辔出山门,意谓诗人在山中书房里,慢慢摇晃着马缰,悠然地走出山门,享受片刻的自由自在。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在山中书房中,悠闲自得的生活情景。 首句“地炉火在壁”,点明地点是山中书房
注释: 滴乳岩前挂着瀑布,如同乳汁般流淌。青林在飞洒的水珠中飞舞,高秋时节更显得生机勃勃。 玉龙跃入青冥之中,仿佛要飞升而去。堆叠的烟雾弥漫在山间壑谷,给人一种深深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山林的美丽景色。首句“滴乳岩前挂瀑流”,形象地描绘了瀑布的壮观景象,仿佛是一颗巨大的牛奶从天而降,落入岩石之间。第二句“青林飞洒动高秋”,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个场景,青林在飞洒的水珠中飞舞
注释: 关山秋霁图: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的诗。 望京楼上晚凭阑,长记居庸八月还:在望京楼远眺,傍晚我站在栏杆上,常常记起居庸关八月的风景。 一段紫烟吟不尽,枉分秋色与南山:一阵紫色烟雾让人难以用言语形容,白白地将秋色赠予南山。 赏析: 这首诗是王之涣的名作之一,描绘了诗人在望京楼上远眺居庸关秋景时的情景和感受。整首诗以“望”字为纲,以“秋”为纬,以“居庸”、“紫烟”、“秋色”和“南山”为主线
王恽的《游琼华岛四首》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蓬莱云气海中央的独特景色。下面是诗句与译文的一一对应关系: 1. 诗句: - 蓬莱云气海中央:描绘了蓬莱岛上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仙境般的感觉。 - 薰彻琼华露影香:形容露水在月光下散发出的清香,仿佛能闻到香气。 - 一炬忽收天上去:描述火把突然被风吹走,只剩下火光在天空中消散。 - 谩从焦土说阿房
【注释】 游琼华岛四首:指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律组诗《游仙》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四首。琼华,即蓬莱,传说中的神山名,在今山东蓬莱县北。土花,即石花。觚棱,宫殿的角楼。残阳,夕阳。道陵,道士陵墓,即仙人陵墓。 【赏析】 第一首写登上琼华岛的最高层后所看到的景色。 “蹑尽寒云最上层”,点出登高的艰难。作者由登高远眺开始,描绘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土花春碧梦觚棱”是登高所见之景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同刘劝农彦和葛县令祐之游苍谷口四首》中的第四首。这首诗描绘了苍谷口的美丽景色,以及作者与友人游览时的愉悦心情。 第一句“九龙分部中天雨”,形象地描述了天空中九条龙在雨中飞舞的情景。这里的“九龙”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和美,而“分部中天雨”则描绘了雨滴在天空中落下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灵动的感觉。 第二句“何处痴蟠睡不开”,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美的陶醉之情
翠峦回环抱,苍官郁苍苍。 绝境轩横杳霭间。 老矣瑞峰应健在,护持长伴八龙间。
【注释】方山:即嵩山。断两崖开,有苍河自北来:形容山势突兀,两崖相夹,一条苍色河流自北面而来,宛如玉龙翻腾,声如雷鸣。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嵩山时所见的奇景。首句写嵩山突兀耸立在面前,两崖相对,一条清流从北侧蜿蜒而来,形象生动。后两句写诗人走出山门之后,再回头看,只见那玉龙似的清流翻腾着,声如地中雷鸣。全诗以“断”“开”二字为线索,通过描写山、河、水等景物,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观。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