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恽
西湖 西湖三面簇青山,净拭菱花照翠鬟。 苍海月寒龙穴露,彩云仙去凤箫闲。 无多楼观犹图画,最好风烟近市阛。 郑重绣衣周漕使,画船春酒待予还。 注释: 1. 三面簇:四周环绕着。 2. 菱花:指荷花的叶片,因为叶子的形状像菱角一样,故称“菱花”。 3. 翠鬟:女子梳妆用的发髻,用翡翠制成的首饰装饰的发髻。这里借以形容荷叶的颜色。 4. 苍海月寒龙穴露:意思是说,在月光下
仪封道中 驿馆残灯映曙色,马驮残梦走踆踆。 去家已远谁为侣? 到处相逢有故人。 健羡雕盘惭始击,静便蠖蛰返求伸。 一杯拜酹睢阳庙,激懦扶衰尚有神。 注释:仪封道中:在仪封路上。仪封,地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县西。 驿馆残灯映曙色,马驮残梦走踆踆。 驿站的灯笼在早晨的微光中摇曳生辉,马背上驮着未醒的梦,飞奔向遥远的天际。 去家已远谁为侣? 离家已经很远,没有人可以作伴了。 到处相逢有故人。
琉璃肺 击鲜为具乐朋簪,辣品流馨涨绿沈。 犀箸喜辛忘海味,霜刀争割快牛心。 四筵谈屑霏馀烈,一缕冰浆濯□襟。 胜过屠门矜大嚼,梦云飞绕蹛林深。 【注释】 1. 琉璃:指酒色透明如琉璃。 2. 朋簪:古代的一种礼冠,形似簪而大。 3. 辣品:辛辣的菜肴。 4. 涨绿:颜色发绿。 5. 犀箸:犀角制成的筷子。 6. 蹛(lián)林:即山林,这里形容菜色诱人。 7. 胜(shèng):比得上,超过。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篇名句的理解和默写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这是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来默写的题型,答题时既要注意所给的诗词句子,还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同时,要注重理解诗意、体会思想情感。 【答案】 (1) 渭河以北,常年思念;漳河以南,恨离别心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和王平甫咏桃花》。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桃花菊,泪洒明妃寄露葩(注释:桃花,指桃花盛开的季节。明妃,即王昭君,古代传说中的美女,因为被匈奴俘虏而被迫远嫁异域。) 2. 换根非为贮丹砂(注释:换根,比喻改变身份或地位。贮丹砂,比喻追求高官厚禄。) 3. 黄轻白碎空多种,碧烂红鲜自一家(注释:黄、白、红、绿,四种颜色,分别代表秋天的四种花卉。碧烂红鲜
【注】醉头:指醉酒后的头痛。扶起:起床。日三竿:太阳升起了。幽轩:幽静的小轩。药阑:篱笆边。傍架:旁边。书帙:书箱。绕篱料理:在篱笆旁边收拾整理。菊枝残:菊花已经凋零了。日融虚阁:阳光透过阁楼的窗户照射进来。雨积高空:雨点落在高高的空中。处置身心闲里过,不将勋业镜中看:处理身体和精神的事情,悠闲自在地度过;不要以功名利禄为人生目标,只当镜子里的影像一样,看看就好,不必在意。 赏析:
【注释】 1. 金罍:盛酒的器具。 2. 樽:酒杯。 3. 佳宾:好客人。 4. 禄美:指官职。 5. 六根:佛教语,指眼、耳、鼻、舌、身、意。 6. 办:准备。 7. 作好春:为春天做好准备。 【赏析】 这首诗写于清明时节,诗人与林韩李三位好友在雨中小酌,为梨花洗妆。全诗语言通俗流畅,风格清新自然。 首联“花满金罍酒满樽,一杯欢饮得佳宾。”以金罍、酒樽形容宴席丰盛,花满座、酒盈樽
这首诗的标题是《海棠》,作者不详。下面逐句释义: 1. 桃李无光分落英,海棠姿色占春荣。 - 这句诗的意思是,虽然桃花和李花都失去了光彩,但是海棠的花朵却依然鲜艳,独占了春天的美。这里的“占春荣”意味着海棠在春天里特别引人注目,它的美丽胜过其他花卉。 2. 云鬟绿拥妆初罢,醉脸红匀睡未醒。 - 这句诗描绘了海棠盛开时的景象。诗人形容海棠的花如云般密集,绿色的叶子围绕着花瓣
【译文】 小园景色清凉润泽,翠竹、庭筠香气浓郁。 未开的蔷薇花蕾金黄,初开的梨花洁白如雪。 鸟儿喜欢栖息在疏落的树枝上,客人喜欢来到曲折的栏杆边。 深院里日子长,要穿着鞋子仔细行走。 也胜过忧愁坐在两眉紧锁之间。 【注释】 小园:小园圃。 清润:清新而滋润。 翠:指青翠的竹子。 庭筠:庭中的竹子。 馥:芳香。 蔷花:蔷薇花。 蕾:花骨朵儿。 梨蕊:梨花瓣。 团:团聚,聚合。 鸟:指鸟儿。 欣
山阳偶与大继长相遇,自辛亥年相别至今廿八年矣。 解鞍林下振清埃,怀抱樽前得好开。 白发满头心事在,青山当眼故人来。 风流自有高贤识,感慨还深漂母哀。 读尽深香转萧爽,清吟不到伯伦台。 注释: 1. 山阳偶与大继长相遇:山阳,即现在的江苏省淮安市,大继长,指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欧阳修。欧阳修曾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出任知州,任职期间曾到淮安游览,并与当地文人墨客有过交流。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