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乙亥年雪 燕京雪花大如手,寒冱江南未尝有。近来江南雪亦如燕京,前年豫章东抵鄱湖冰。 路珉争传耳共骇,故老创见心犹惊。今年大雪连三日,陌上深逾二三尺。 葭管春回气转寒,柴门暮扫朝仍积。朝飞暮积无已时,四野浓云一色垂。 共道城中愁桂玉,虚从江畔觅花枝。阴阳自古皆常度,物候今看却殊故。 瞽史何由讯咎徵,病夫默坐忧时事。 注释: 1. 燕京雪花大如手:形容燕京的雪花非常大。 2. 寒冱江南未尝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评价诗人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句的意思,并结合所给的注解进行分析判断。 “柴扉在深木,无人昼不关”,此句写柴门在深林中,人迹罕至,所以白天也不关。 “山围修竹罅,泉鸣乱石间”,此句写竹林环抱着溪流,流水声喧哗不绝于耳,仿佛泉水都在乱石之间发出响声。 “倚杖玩苍翠,临风听潺湲”,此句写自己手拿拐杖欣赏青翠的竹子,听着潺潺的流水声。
【释义】 山势峻峭高耸入云,野外空旷无遮拦。清溪多次涉水过,绿野广阔到傍晚。水亭荷花开,园屋云雾绕。应怜雁洲宿,绝胜剡溪访。 【译文】 登上山顶,山势陡峭,峰峦如聚;野外空旷,没有遮蔽物。我曾多次在涧中涉水而过,绿草茵茵,直到日落。水边的荷花和荷叶开得很茂盛,园中的房屋和松树也掩映其中。我不禁感叹:雁洲的夜晚住宿,真是比在剡溪游览更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登临诗,作者用“宿雁洲”来点明题意
《出仰山》是明代诗人严嵩的一首七言绝句,其原文如下: ```plaintext 逶迤遵石磴,怅望别云松。 老僧不出户,斋阁自鸣钟。 钟声在山间,客子出山去。 细雨湿春衣,新寒入高树。 此中风景断尘凡,回看翠壑锁烟岚。 刘郎不记来时路,千树桃花隔水南。 ```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和禅宗意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宁静。诗中的“钟声山间”和“客子出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蒙山石门梁孟敬先生隐处东蒙擅奇秀,万仞削苍壁。 阴崖閟浮云,旸谷曜初日。 遥思石门叟,长歌倚岩室。 岁远迹已陈,春草绿如积。 注释 1. 东蒙:指泰山的东部山脉,以其秀丽著称。蒙:这里用作泰山的简称。 2. 擅(zàn)奇秀:拥有独特和美丽的风光。擅:拥有。 3. 万仞:形容山峰极高。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约等于八尺。 4. 苍壁:青色的岩石壁。苍:青绿色。 5. 阴崖:背阴的山崖。 6.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征人早出候晴的诗作。全篇以景写情,寓情于景。诗中用“鸡喈喈,鼓逢逢”起兴,渲染了清晨的气氛。接着写天放晴,雾散云开。诗人早起开门看天气,只见山头云雾缭绕,一片漆黑。他只好放下行李,携酒壶上山去欣赏美景,却觉得难以得到片刻安宁。然后写瓦沟急雨从夜晚一直下到天亮,征人泥满双脚,在路途中艰难行进。最后写到此时忽忆京国同伴,他们策马披毡,趁早朝之机赶路。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松柏、枣栗等植物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和哲理。 诗中的“伐园中木”是一个比喻,表示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理念或主张。然后,“松柏储栋梁,枣栗充豆笾”描述了这些树木在建筑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象征着稳固、坚韧和实用。接着,“樗榆竟何益,历历蕃中园”表达了对无用之物的批判,认为它们不能为社会带来实际利益。 在第四句“叶大苦蒙翳,材枉空挛蜷”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诗中表达了李白对朋友杨公的敬意和祝福。 下面是诗句和它们的注解: 1. 奉送太宰杨公赴召 - 诗句:奉送太宰杨公赴召 - 注解:奉送是指恭敬地送礼或送行。太宰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杨公可能是指某位名叫杨的人,可能是李白的朋友或者熟人。赴召则表示前往接受召见或任命。 2. 象德家声远 - 译文:像德行一样深远。 - 注解:象德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远超过常人。
【注释】 仰天冈:指山势高耸入云的山峰。 石磴(dèng):台阶,阶梯。秋萝:即“秋蔓”。蔓草的一种。这里比喻山中的藤萝。 危亭:即“危阁”。亭阁。 望望:遥望。 云飞处:形容高处云雾缭绕,仿佛在飞翔。 洞口:即“洞门”,洞口。 晚钟声:傍晚时敲钟的声音。 林僧:在山林中的僧侣。 独归去:独自离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写景诗,诗人通过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结合注解、诗词的意象及表达的情感进行分析。解答时注意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如“山塘深且广”:写出了山塘的深远宽阔。“隔浦见人家”:写诗人在塘外看到远处有人家。“桑柘绿”:点出了时间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