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题时,首先通读全句,理解诗意;然后结合题目要求作答;本题的关键词是“奉敕”“上册”“玄极殿”“文华西室”,注意把握诗句中重要意象。 【答案】 ①这首诗是诗人奉皇帝之命充任大礼使、上册使,前往玄极殿、文华西室恭纪的,所以首联写他奉旨受命于御前;②颔联是说:朝辞玉书传近弼,夜燔苍璧助精禋。玉书指皇帝诏书,近弼指宰相或大臣,苍璧指祭祀用的玉器
报国寺阁饯都宪白川周公还南京 来登梵阁诸天上,暂借文觞此日留。 诗句注释:报国寺,是位于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座寺庙,因供奉释迦牟尼佛像而得名。 译文:我来到报国寺的阁楼上,眺望着天空中的佛塔,暂时借用酒杯庆祝这个美好的日子。 赏析:诗人登上佛塔,俯瞰下方的一切,感慨万千。他站在这座高高的佛塔上,俯瞰着下方的世界,心中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想到了自己的使命,想到了国家的前途,想到了自己的责任
这首诗是元代张可久的《元会二首》之一。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紫宸楼阁雾中看,宝扇龙旗拂曙寒。 燕律吹葭饯冰雪,汉庭鸣玉引鹓鸾。 身当奏对瞻天近,世际雍熙报主难。 虹渚七回逢大庆,万方嵩祝一声欢。 注释: 紫宸:皇宫。 燕律:古代的一种乐器名。这里指用乐器演奏的乐曲。 葭(jiā):初生的芦苇。 鸥(yuè)鸾(luán):传说中的一种神鸟。 奏对:向皇帝陈述意见。 报主:报答君主的恩德。 虹渚
祗役于戚园游览西山诸寺的诗句 东峰西崦,鸣钟声近,宝刹珠林处处来。 注释:东边的山峰、西边的山坳,远处寺庙的钟声响起,到处都是宝刹和珠林。 松径驻骖僧吹发,石溪流叶寺门开。 注释:在松树小径上停下来休息时,僧人吹着风驱散了头发上的灰尘。石溪边的树叶飘落,寺庙的大门打开了。 始惊鸟道看难到,渐入云根兴转催。 译文为:刚开始惊讶于鸟道难以到达,渐渐进入云根处兴致更加浓厚。 年去尚嗟筋力在
诗句原文: 九月十日同宫保浚川会少傅桂洲宅席上有还怜颜鬓三秋改,怅望风烟万里开。 译文: 九月十日和宫保在浚川的会少辅在桂洲的家中设宴,我深感感慨,看着自己已经三秋换季的头发,眺望着那万里无垠的风烟。 注释: 1. 高城过雨浮埃净:“高城”可能是指某个建筑物或地点,其经过雨水冲洗后显得更加干净明亮。“过雨”暗示了天气的变化,可能是一场降雨。“浮埃净”则形容尘埃被雨水冲刷
【注释】少傅:中书令。桂翁:即李邕。黄太史:即王伯真,名不详。凤阁:唐代官署名,掌管选授官员之事。高客:远道而来的客人。青萍、绿绮:两种琴。谁应惜:指谁应该珍惜。药圃:种植药用植物的地方。《汉书》记载:扬雄曾作《解嘲》一文,自称“无财作病客”和“无德为下客”。这里指扬雄。时序:指时光流逝。 【赏析】 此诗作于天宝初年(743),诗人在长安与好友王伯真相聚之际,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七律
诗句释义: 1. “越客初逢得起居”:这里指诗人刚到越地时,初次见到朝廷派来的使臣。 2. “夜灯频展八行书”:夜晚时分,诗人频繁地展开书信与使臣交流。 3. “故人沧海身犹健”:诗人回忆起过去的老朋友,尽管身处大海之中,但身体依然健康强壮。 4. “旧德中朝席尚虚”:指的是过去在朝廷中担任重要职务的贤臣们现在空缺。 5. “世事无端还失马,碧山多兴欲焚鱼”:诗人感慨世事无常
注释 1. 正元钟鼓:指农历正月初一的宫廷音乐,象征新年的开始。 2. 率土朝天:全国上下都来朝见天子。 3. 百子殿:皇帝居住的地方,象征帝王之位。 4. 五辛盘: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一种食物,象征吉祥。 5. 梅风应律:梅花开放的季节,符合自然界的规律。 6. 蔀屋迎阳:遮蔽不住阳光,表示阳光普照天下。 7. 缪司邦礼:主管国家礼仪的官员。 8. 春官:春季的官职,这里指春天的重要职务。 9.
人日同乡宴集 此日旧传人共得,小堂初喜客相过。 椒觞柏叶修春酌,锦瑟银筝起夜歌。 万井烟花芳节好,百年桑梓故情多。 正逢休沐堪乘兴,暂驻灯前白玉珂。 注释: 1. 人日: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正月初一日庆祝,因古人有“人日”为“人神相会”的说法而得名。 2. 同乡:此处指与自己有共同故乡的人。 3. 宴会:聚会饮宴。 4. 椒觞柏叶:用花椒和柏叶制成的酒。 5. 春酌:即春季的美酒。 6
【注】顾公:顾璘,明代著名文学家。乙丑:明弘治十三年,作者与顾、张三人同年进士,后分别任南京礼部尚书等职。孝皇:指唐宣宗李忱(唐宣宗名李忱)。赐第:赐给住宅。甲辰:弘治十四年(1501)年,作者赴京应考,得中进士,时年二十四岁。 射策:科举考试的应试方法之一。 “亲承赐第”三句:说当年自己受皇帝赐第,现在已四十四岁了。邸:同“第”,即宅第。过苑墙:经过宫苑墙外。 晨镜:早晨照镜。霜华:指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