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嵩
《宿昌平刘谏议祠次韵赠蒲汀学士》是明代严嵩的作品。此诗以诗人的亲身经历和所见所感为素材,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并分析其深层含义: 1. 秋原六辔咏如丝: - 秋原:秋天的原野。 - 六辔:指车驾六轮。 - 咏如丝:形容景色优美,如同丝线一般轻柔。 - 意境:通过描绘秋日原野上六辔车驾缓缓行进的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平和的氛围
【注释】 高馆:指高大的官府。茶烟:指茶炉中升起的烟雾,泛指官场中的闲谈。袅鬓丝:形容谈得津津有味。话阑:指谈完了。清漏:指计时的铜壶滴漏声。转多时:指时间过得很慢。尘埃:喻指世俗。偶下:偶然下来。留徐榻:指暂时停留。重吟:多次吟诵。吊屈诗:屈原的《离骚》。屈,屈原的字子偊,这里代指屈原。浮世:比喻世间。悲:悲愁。逆旅:客居他乡。大邦:指大国。名哲:杰出的哲学家。仰新祠:仰望新的祠堂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肃宗上元二年(761)秋,由江陵回长沙后所作。当时诗人正奉朝廷之命出使岭南,途经江西,故有“秋使静江先忆钤山草堂”句。 首联两句写诗人在南济江畔,遥想湘江的情意,想到故乡去,又想到草堂的秋色。颔联点题,承颈联而来。“还家偶值陶潜菊”,诗人归家时正值陶渊明菊花盛开,陶渊明曾作《饮酒》诗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奉使真随博望槎”,诗人此次奉朝廷之命出使岭南
这首诗是诗人奉同温官谕移疾寺居之作。 九衢车马暗尘氛,仙客西堂卧白云。 静爱市朝堪吏隐,胜将泉石与僧分。 澄心夜对莲花水,秘曲朝披贝叶文。 独有可人期不至,素琴萝径立斜曛。 注释:在繁忙的街道上,尘土和车马混杂在一起,仿佛一片黑暗。在西面的殿堂中,诗人像神仙一般,躺在白云般的云朵上休息。喜爱城市的喧嚣,可以作为隐士来隐居;把山水与僧人相比,胜过了世俗的繁华。在寂静的夜晚,对着清澈的莲池水面
【注释】 集寿僧房饯少司成汪先生之南京和席间韵:在僧房中与汪先生饯行,席上赋诗。 野寺:荒僻的寺庙。 携尊:手执酒樽。 石堂:寺院中的石制大厅。风雨坐相留:雨中留连不散,与汪先生共话。 檐前:屋檐下。 老树身全湿:雨水打湿了树枝。 竹里深烟气暗浮:竹林深处烟雾弥漫。 多病此时须劝酒:身体多病,此时需要喝酒消愁。 异乡何处复登楼:身处他乡,哪里还有心情登高望远。 平生词赋关幽兴:一生的诗词创作
【注释】 长安:今陕西西安。阙下:皇宫前门,即皇城门。宁亲:表示为了亲人的安宁而赴任的意思。北堂:指皇帝的寝宫,这里代指朝廷。片玉:形容才高如玉,这里指陈则英。长杨:汉宫名,这里借指京城或朝廷。闽川:泛指福建一带。汉殿香:汉时殿中供奉的佛像,这里借指京城。云霄:这里指仕途,比喻朝廷。 【译文】 长安城下送别离歌响起,才子为了亲人到北堂。 已喜登科同列片玉,曾看作赋比长杨。 归帆夜渡闽川月色明
酬答未斋宫谕的赠诗 先皇陵殿枕着秋风,下马来瞻夕照红。 流水犹疑响环佩,长松只讶拥虬龙。 雄关北踞通秦塞,叠嶂西驰绕汉宫。 欲写神功镌峄颂,绿崖苍壁倚天穹。 【注释】: 酬(xiu):酬报、答谢。 先皇:指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在长安修建了明堂,作为朝会之所。 陵殿:帝王的陵墓上的殿宇。这里指大明寺。 枕:依傍。 长松:形容松树很高大。 虬(qiú)龙:传说中蛟龙的一种,有角,能发大水。 雄关
这首诗是元日(元旦)的宴席上,作者饮酒赋诗时所作。全诗描绘了新年宴会上的美景及诗人的喜悦心情。 首句“椒觞柏酒对春筵”,描述了用椒酒和柏酒为宾客敬酒的场面。这里的“椒”和“柏”都是香料,象征着吉祥和长寿。 第二句“楼雪宫云倚曙天”,描绘了天空中的雪和云彩。这里的“楼雪”可能是指宫殿或楼阁上的积雪,而“宫云”则是指天上的云彩,可能是由于天气寒冷或者风力较大导致的
注释: 春来每日晴明少,送客城阴骑马迟。春天来了,天气逐渐晴朗起来。在城北的阴面送走客人,因为天晴而放慢了马速。 返照沙边寒欲敛,行云江上晓频移。夕阳的余光映照着沙洲边的水边,似乎要收敛其冷意;行云在江面上移动,仿佛是早晨的使者。 谩劳药裹供愁病,且折花枝当别离。徒劳地用药包裹来安慰自己的忧虑和病痛,暂且折下一枝花,作为分别时的礼物吧。 故里交亲如问讯,石泉山月负幽期。故乡的朋友们
【注释】 丁使君泛舟宴饯:丁使君,即丁大全,字昌朝,杭州钱塘人。宋宁宗嘉泰元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与史弥远不和,出知建州。庆元二年致仕,卒于家。 异乡逢子得同游:异乡,外地。逢子,遇到。得同游,共同游玩。 祖帐邀宾设饯留:祖帐,指送行时所设的帐篷。邀宾,邀请宾客。设饯,设酒为送别饯行。留,留宿。 锦席移遵遥出浦:锦席,华美的坐席。遵,顺流而下。浦,水边。 绿阴牵舸漫随流:绿阴,浓密的树荫。牵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