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纯
【注释】天宝宫词八首 其一: 共指天上的月宫为第一,宴会饮兴正浓却无奈月光照。 皇宫深锁无人入,只许衔花的鹿群经过。 赏析: 这首诗写宫中夜宴,月光如水,皓洁无垠。诗人以“月”为中心意象,通过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清幽宁静、美丽祥和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感受和向往之情。 首句“共听蟾宫第一歌”,点明主题,写出了诗人在宫中宴乐时的心情。“蟾宫第一歌”即指宫中的宴乐活动
``` 钱塘怀古 中原草木尽疑兵,回首干戈满汴京。 凤驾远巡愁雪拥,龙楼高倚看潮生。 九重已遂偷安计,孤将徒存誓死盟。 试问六陵何处是,隔江封树起秋声。 注释与赏析 1. 中原草木尽疑兵,回首干戈满汴京 - 中原草木:这里指代的是昔日的中原地区,草木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尽疑兵:意味着曾经的繁荣和安宁被战火和猜疑所替代,一切变得不确定和危险。 - 回首干戈满汴京:描述战争结束后
诗句释义: 1. “闲随白云游”:形容诗人悠闲自得地随着白云飘荡,享受着自然的宁静与自由。 2. “静对白云语”:诗人静静地面对白云,仿佛是在与白云进行无声的对话,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心无旁骛的精神状态。 3. “只恐出山来”:诗人担心一旦从深山中出来,将无法再保持这份超脱和宁静的心态。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山林生活的留恋和不舍,也暗示了他对外界纷扰的担忧。 4. “白云竟无主”
注释翻译:井上梧桐树,密叶何沈沈。井台上的梧桐树叶密集,显得多么幽深寂静。伤心昨夜月,照见双栖禽。我昨晚伤心地看月亮,看到一对鸟儿停歇在枝头。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诗人借井上梧桐和井底鸳鸯来表达对爱人的思念。首句写梧桐的枝叶茂盛,用“何沈沈”来形容其浓密之状。次句写梧桐之下的鸳鸯相依偎,而诗人独自怅惘不已。三句是诗人夜观天象,看到明亮的月亮,而心中却满是哀怨,想到与所思之人不在一起
这首诗是李白的《赤壁怀古》。 让我们逐句解释这首诗: 1. 三国英雄骨已枯,谁将遗迹绘新图。 - “三国英雄”指的是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他们曾英勇善战,为国家和民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 “骨已枯”表示这些英雄已经离世或不再活跃,他们的事迹已成为历史的见证。 - “谁将遗迹绘新图”是指后人如何将这些英雄的故事通过绘画等方式传承下去,让后人能够了解并记住他们的英勇事迹。 2. 波回断岸江声远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与评价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及情感的把握。赏析时注意理解诗句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并结合全诗的中心思想进行分析。本题中“捣衣”是重点词所在句,要特别注意作者的用意和感情色彩。 【答案】 (1)注释:①流辉:流光溢彩
【注释】 雪巢:即巢居,在树上或岩石上筑巢居住。岁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遂:顺从。一枝栖:一只鸟栖息在树枝上。尘寰:指世俗世界。久息机:长期停止行动。鸣凤:传说中的凤凰。谩(màn):空,白白地。阿阁:古代高峻建筑的台基,此处指高台或楼台,这里借指高官显贵的府第。惊乌:惊飞的乌鸦,比喻被惊动的人或事,这里指受惊扰的人。松籁(liè):松林发出的响声。鹤未归:指鹤已归来。薜萝衣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句意流畅,意境优美,语言生动。第一联“船灯”点出题旨,第二联“画楫”和第三联“锦帆”写船行江上的所见所闻。第四联以景结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最后两句以景结情,抒发了诗人的感慨。 【答案】 示例一: 船灯 (宋·杨万里) 淮舟空说贯长虹,惊见沉浮陆地中。 画楫无声摇月浪,锦帆斜影挂炎风。 荧煌宜照枫桥泊,灰烬难收赤壁功。 一路金莲相映吐,美人争唱满江红。 译文:
高台寂寞凤悠悠,有客重来此地游。 汉水直从天阙绕,钟山欲赴大江流。 英雄漫洒新亭泪,云树犹含故垒愁。 壮志正宜鸣盛世,圣人文教似西周。 注释: - 赋得凤皇台送高居丰之京:这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对友人即将离开的不舍之情。 - 高台:高大的台子,这里指凤凰台。 - 寂寞:寂静无声,形容高台下人迹罕至。 - 凤悠悠:凤凰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比喻高贵、优雅的事物或人物。 - 有客重来此地游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映日浮朱户,随风逗碧扉。 - “映日”意味着阳光照射在物体上,这里指花光映照在门上;“浮”表示轻飘、浮动的状态;“朱户”指的是红色的门户。整个句子描绘了一幅花朵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仿佛能映出门户的景象。“随风逗碧扉”则描绘了微风轻拂,带动了花朵,使之轻轻摇曳。 - 译文:阳光照耀下,花朵闪烁着光彩,仿佛能映出红色的门户;微风吹过,花瓣随风轻摆。 2. 蝶薰终日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