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时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的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这首诗逐句进行赏析,赏析诗句时既要指出该诗句运用了哪些手法,又要注意分析其艺术效果。然后要结合全诗内容和意境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要注意语言的生动性、准确性。 “遥忆东湖上,拿舟泛若邪”,首句写景,是回忆往昔在东湖上的见闻:遥想当年在东湖之上荡舟游览的情景,不禁令人怀念不已。“若邪”,即若耶溪
【注释】 忽上梯仙国:忽然登上了仙境的梯子,进入神仙居住的国家。 真堪叩帝阍:真是可以去拜见天帝的门户。帝阍,指天帝所居的宫殿门。 中心穿斗柄:北斗星在天空中穿过斗柄。北斗七星,古代称北极星为“天枢”,杓(biāo)为“天机”,衡星为“天玑”,玑为“天权”,玉衡为“天衡”, finally 为“天璇” 。 绝顶亚天门:最高的山峰比天门还要高。 市井人烟杂:街市和巷道里人来人往,喧闹杂乱。
【注释】 1. 宿京口:留宿在江边。六侄孙:指侄孙辈,也就是侄孙的孙子辈。 2. 倚水阑:靠着栏杆。 3. 乱潮:指涨涌的潮水。浦口:渡钱塘江口。 4. 新月:初升的新月。立城干:矗立于城墙之上。 5. 三吴:泛指吴地。迤逦(yǐlì)过:形容春天景色连绵不断。广陵滩:古地名。今江苏扬州附近有广陵县,此处指江边沙滩。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七绝。诗人在夜泊镇江时写下这首小诗
【注释】 越绝:指《越绝书》中的“风土志”。应教五首:指沈约的《宋时乐府新声曲辞》中的《江南弄·越绝西陵云》。应教:即应教歌。应教:即应教曲。五首:指《江南弄·越绝西陵云》五首。三冬:冬季三个月。无积雪:指冬季没有雪,说明气候寒冷。十月尚馀秋:指十月还有秋天的景色。余秋:指晚秋。风雨无归处:指到处是风雨,找不到一个可以安身的地方。家乡在尽头:指家乡遥远,看不到尽头。 【赏析】
净因寺 云破苍茫处,相期入净因。 枯槎僧结腊,黄土佛生身。 绝壁疑无路,闻鸡觉有邻。 一呼群籁寂,片月下玄津。 注释: - 净因寺:位于中国浙江省的一座古老寺庙。 - 云破苍茫处:指寺庙周围云雾缭绕的景象。 - 相期入净因:表示希望在这里找到心灵的清净和宁静。 - 枯槎僧结腊:形容和尚像枯木上的槎(即树杈)一样坚韧,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 黄土佛生身:形容佛像被泥土覆盖,但依然保持着佛陀的庄严
【释义】:宁波风土应教五首 其二 石头古城子,城下绕沧波。 大屋空如谷,小船尖若梭。 山深罝麂鹿,潮满制鼋鼍。 距海五十里,生涯海错多。 【注释】: 石头城子:今称镇明(今属浙江象山县),为唐时所建,有城墙,有城门,有水门。 大屋空如谷,小船尖若梭:指房屋和船的形制。大屋:大屋即高楼大厦,指城镇中的高大房屋。谷:指低矮的房子,指乡村中的小屋。小船:指小舟。梭:指织布用的梭。比喻船只的狭长
【注释】 木峰旧业寄诸族兄:指隐居在木峰山的兄弟们。诸,通“之”,代词。 岁莫寒山下:冬末时,天气寒冷,山下一片荒凉。 乱乌惊日出:乱鸣的乌鸦使太阳出来。 猛虎傍人行:凶猛的老虎紧挨着人行走。 蜃岛殊方杂:海市蜃楼映衬着远方的岛屿。 鲛潭竟岁鸣:鲛人的潭里,终年发出鸣声。 林窗读书处:树林里的窗户旁是读书的地方。 清夜鬼谈兵:清冷的夜晚,鬼们谈论战争的事情。 赏析: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四明八百里,物色甲东南。 - 四明:指宁波的别称,位于浙江省东部。 - 八百里:形容地域广阔。 - 物色甲东南:在东南地区最为出色。 2. 玉版春肥笋,瓷瓶雪醉蚶。 - 玉版:比喻肥沃的土地,春天时,土地变得肥厚有光泽。 - 春肥笋:春天生长的笋子饱满肥嫩。 - 瓷瓶雪醉蚶:形容蚶在瓷制的瓶子中像被酒浸泡一样显得特别鲜美。 3. 堇山足灵气,慈水供馀甘。 - 堇山
注释: 1. 儿童养鹅鸭,蔬果足山家。 译文:孩子们在山上养着鹅和鸭,蔬菜水果充足。 赏析:此句描绘了山区人民生活富足的景象,鹅鸭是人们的食物来源,蔬果充足说明食物种类丰富,足以满足生活需求,体现了山区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 赤午农耘稻,清宵妇缉麻。 译文:农民们在中午的时候耕种稻田,夜晚妇女们织布。 赏析:此句描述了农民们辛勤劳作的场面,中午时分是农忙时节,农民们忙于耕种
注释: 1. 淹淹梅雨后,卑湿用楼居。 译文:梅雨季过后,潮湿的天气让人感觉压抑,因此我选择居住在高楼。 赏析: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梅雨季后居住在高楼中的感受,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变化有着敏锐的观察和感受。 2. 有地俱成稼,无人不读书。 译文:田野里到处是农作物,田间地头随处可见读书人。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农田丰收和农家子弟勤奋学习的情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有地俱成稼”这一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