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
``` 诗人:刘宗周 刘宗周,字惟扬,号念台,明末学者、诗文家、左都御史。他以其深厚的学养和高尚的品德深受后人的敬仰。《无欲常教心似水;有言自觉气如霜》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智慧。 “无欲常教心似水”,意味着只有当人的内心没有欲望,才能保持清澈如水的心境。正如孔子所言:“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这是一种拨乱反正、救时定世的大机缘。在现实生活中
以下是对该诗词的逐句释义、译文、诗句和译文的对应关系以及必要的注释: 第一部分:北来山色初如黛 - 解释:描述北方地区的山色,刚到时像黑色的眉黛。 - 译文:刚到的北方地区,山色刚看起来就像黑色的眉毛。 - 赏析:诗人用“黛”这个词语来形容山的颜色,既形象又生动,使人仿佛能看到那一抹深黑。 第二部分:一半春前送客还 - 解释:在春天来临之前,一半的时间是在送别客人。 - 译文
诗句: 此日舫斋兴,琴尊次第开。 译文: 今日我的心情特别高兴,琴与酒杯一个接一个地摆开。 注释: 1. "此日":指今天的日期或时刻;2. "舫斋":古代指船舱或船屋,此处比喻雅致的书房;3. "兴":兴趣或兴致;4. "琴尊":琴和酒器,泛指乐器和酒具;5. "次第开":一件一件地摆开。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特定心情下,享受着音乐与美酒带来的愉悦
【注释】 阳谷:今山东阳谷县。道中:在路途中,指旅途。 桃源:即桃花源。 投尔乞闲身:给你找个清闲的地方。 春入:春天来临。 乾坤:天地之间,也作“宇宙”。 一任:任凭,听任。 莺花: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主:主人。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阳谷县途中所写。首联“春入桃源许避秦,乾坤投尔乞闲身”,意思是春天来到了桃源地可以暂且躲避秦国,天地万物将你的身心都奉献给了自己,让你暂时远离纷扰
这首诗是王安石的《除夕示敬伯》。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晓日离离桂影斜,一声寒阵起栖鸦。 1. 晓日:早晨的太阳。离离:明亮的样子。 2. 桂影斜:指月亮映在桂花树上的影子斜斜地。 3. 寒阵:冷风阵阵。 4. 栖鸦:栖息在树枝上的乌鸦。 译文:清晨的太阳在明亮的月影下显得格外清晰,一阵冷风吹来,栖息在树枝上的乌鸦纷纷飞起。 客情只坐残书好,莫问他乡度岁华。 1. 客情:旅途中的心情。 2
释义:阳谷道中辞春 其三 野外的河水在荒郊里屡次询问渡口,飘荡的浮云孤独地寄托了一身轻松。 可惜的是阳谷城中那棵柳树,不是绿色的春天。 译文:在阳谷道中告别春天 其三 野外的河水在荒郊里屡次询问渡口,飘荡的浮云孤独地寄托了一身轻松。 可惜的是阳谷城中那棵柳树,不是绿色的春天。 注释:阳谷:地名。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辞别春天时所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对生命无常、时光易逝的感慨
注释: 百尺溪头缆竹船,指在陡峭的山崖上用绳索系住小船。 溪云送别寺门前,指云雾缭绕中送走了离别的僧人。 平生最是多情处,指平生最为动情的地方。 只恐山僧似太颠,担心山里的僧人像太颠一样性情古怪。 赏析: 此诗为作者离开故乡时所作,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留恋之情。首句“百尺溪头缆竹船”,形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在溪流之上,用绳索系住小船,与家人朋友共度时光。第二句“溪云送别寺门前”
【注释】 闯:指李自成。闯贼无门,匹马横行天下:闯王无路可走,单枪匹马在天下横行。 元凶:指元朝的统治者。一意孤行:指不顾他人的意见,独自行事。 译文 闯王无路可走,但单枪匹马在天下横行; 元朝的统治者有耳朵却不听劝告,只凭一意为所欲为。 赏析 这首诗是明朝将领杨嗣昌写的一首讽刺诗。作者借古喻今,以历史事件作比,辛辣地嘲讽了明末权臣杨嗣昌和阉党余孽魏忠贤、阮大铖等
访云门寺 一番游兴一番酸,再访云门道自南。 不尽溪山供野鹿,几多宫窟老春蚕。 风随樵径知朝暮,病减维摩可二三。 此日寄声同调去,故人今已卜茅庵。 注释: - 一番游兴一番酸:一次游览的兴致和心情都有些酸楚。 - 再访云门道自南:再次访问云门寺时,是从南方来的。 - 不尽溪山供野鹿:溪山之间,供应了野鹿的栖息。 - 几多宫窟老春蚕:多少宫殿和石窟中,有年老的春蚕在忙碌着。 - 风随樵径知朝暮
皇祖九章念祖以砥修也【注释】:九章,《尚书·周书》中有《九章》,为周公所作。念,思念、怀念。 【赏析】: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周公对文王的怀念之情。 神以知几,几泯神定。 【注释】:几,微妙、细微。泯,消失。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周公对文王的深深怀念和敬仰,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文王治国之道的钦佩。 于戏不显,立天之命。 【注释】:于戏,叹息声。显,显现。天之命,天命。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