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周
诗句 1. 皇祖九章念祖以砥修也 — 这是对祖先的敬称,表达了对祖先的思念及通过学习来修身养性的愿望。 2. 惨惨菅屦,可以履霜。 — 描述穿着简陋的鞋子行走在寒冷中仍能保持警觉和谨慎的态度。 3. 累累鸡骨,可以支床。 — 用鸡骨来支撑床铺,比喻即使生活艰苦,也能坚强地面对。 4. 靡爱匪生,靡忧匪死丧。 — 强调不因个人的喜好或忧虑而影响对生死的态度。 5. 心之忧矣,沦胥以亡。 —
君子有攸往,周道矢如直。 “君子有攸往”,指有志于远行的人,这里指作者; “周道矢如直”,比喻正直的道路像箭一样直。 译文:我也有远行的志向,正直的大道就像箭一样笔直。 注释:周道,指正确的道路; 矢,通“矢”,箭; 如,如同; 直,正直。 赏析:首二句点明题旨:“我”有远行的志向,而所走的正道是正直的。 舆卫日以闲,轮辕岂徒饰。 “舆卫”,指车马; “闲”是闲暇的意思。 译文
译文 千里或一人,百里或一圣。 何来得此话,误人如坑阱。 矮夫看场子,笑啼安取正。 大道不择人,有志视所竞。 负超世之姿,襟期互争胜。 历落风烟中,时危气逾盛。 以此话昕夕,千秋良可订。 行行惜分手,转发林皋兴。 进修贵及时,行止则云命。 各言励初心,弗复疑孔孟。 巧拙虽殊方,勉之诚与敬。 注释 1. 千里或一士:意指在遥远的距离下,一个人可能成为杰出的人物。 2. 百里或一圣
【注释】 雨耕陇:在田里耕雨后的田地。陇,田间小道。 乾采桑:天旱,蚕妇们到桑林去采桑叶。乾,通“旱”。 节物悬彼苍:指节气时令的变化。此句意为节气和天气是上天安排好的,人们不能抗拒。 怀哉衣与食:忧虑的是衣食问题。怀,忧虑。哉,语气词。 宵昼恤流光:白天黑夜都关心着流逝的时间。恤,爱惜、关心。 矧伊丈夫子:更何况那些男子汉大丈夫。矧,何况;伊,他。 人道立阴阳:人的生老病死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大意和作者的情感;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来分析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寂寞寰中人”一句,“寂寞”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词,点出了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去住乖通塞”,意思是说诗人离开京城,去往他乡,心中充满了忧愁和不安。“君为威凤翔,我将冥鸿适”两句,写诗人与友人的别情:“君为威凤翔
【注释】 信国:指江西上饶的弋阳,是宋朝名臣李芾的故乡,因李芾曾任信州知州而得名。 偷生:苟且偷安。 止水与叠山:语出《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若相忘于江湖。” 夏甫:即宋代理学家张栻,字元辅。张栻在南宋宁宗时曾任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为政有方。 得正而毙:意谓死得其所,无愧于心。 【赏析】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诗:“其言皆规切时事,可称直谏之笔
【注释】 殉难日:指诗人在国难期间被害的日子。 三首二:指《示舍人子》的第二篇。 “子职”句:《尚书·太甲上》有“王嗣有服,子兹引愆”,意思是说:“君王有过错,你应当引以为戒。”这里借以自责。 死而有馀悼:意思是死得其所,没有什么遗憾的。 【赏析】 此诗为诗人被害之日所作。诗人在《示舍人子》中曾自责道:“子职未申,君恩未报。当死而死,死有余恨!”可见其对国家、对人民有着深沉的爱
让我们逐句分析这首诗: 1. 锦衣世爵身上卿,尽是平民膏血换。到今留得数空城,犹胜辽阳熊李窜。 - "锦衣世爵":指世代享有锦衣卫特权的贵族。 - "身上卿":比喻这些贵族的身份尊贵。 - "尽是平民膏血换":形容这些贵族享受的是无数普通人民的血汗。 - "辽阳熊李窜":指历史上著名的辽阳之战,熊庭弼、李如松在战争中被俘后被迫投降明朝。 译文: 那些世代享有锦衣卫特权的贵族
译文: 我留下十天,就要死了, 我少有匡扶国家的志向。 在这最后的时刻, 我要了结我的一生。 注释: 1. 殉难日作三首示秦婿嗣瞻:在临死前写下的三首诗来展示自己的遗愿和志向。 2. 留此旬日死:留下了十天的时间,就要死了。 3. 少存匡济意:年轻时就有匡扶国家、救济百姓的志向。 4. 决此一朝死,了我平生事:在这最后的时刻,我要了结我的一生。 5. 慷慨与从容:慷慨激昂与沉着冷静。 6.
姜桂,即生姜,常用于中医以驱寒;章侯,指陈章侯,这里代指诗人自己。诗句“姜桂固吾性,苦亦不可贞”表明坚守本性,即使遭遇困难也不改变。 译文:就像姜与桂的本性一样,我坚守我的本心,哪怕遇到再多的苦难也不能放弃。 关键句子注释:姜桂(本性),章侯(诗人自指),固吾性(坚守),苦亦不可贞(不能因苦而改变)。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坚持原则和本色的坚定信念,即便面对逆境也决不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