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有攸往,周道矢如直。
舆卫日以闲,轮辕岂徒饰。
是用鲜覆败,危途自匡敕。
胡为适千里,强弩无末力。
终虞驽钝材,中道旷乃职。
先民有典型,儒迹不终熄。
愿言后来人,聊从老马识。
君子有攸往,周道矢如直。
“君子有攸往”,指有志于远行的人,这里指作者;
“周道矢如直”,比喻正直的道路像箭一样直。
译文:我也有远行的志向,正直的大道就像箭一样笔直。
注释:周道,指正确的道路;
矢,通“矢”,箭;
如,如同;
直,正直。
赏析:首二句点明题旨:“我”有远行的志向,而所走的正道是正直的。
舆卫日以闲,轮辕岂徒饰。
“舆卫”,指车马;
“闲”是闲暇的意思。
译文:我乘坐的车马经常是空闲着的,但车轮和车厢却不是装饰的。
注释:舆卫,指车马;
闲,闲暇;
辕,车的两跟横木,借指车轮;
饰,装饰。
赏析:此二句写自己虽乘车马常闲,却不为装饰,表明自己志在四方,不图享受安逸。
是用鲜覆败,危途自匡敕。
“用”,因为;
“鲜”,同“鲜”,少;
覆,失败;
败,败坏。
译文:所以很少有因循守旧而招致覆败的;在危险的路上,自然会有警戒。
注释:用,因为;
鲜,少;
覆,败;
败,败坏。
赏析:此二句说明自己虽少有过失,但在艰险的道路上,仍然会小心谨慎,以防覆败。
胡为适千里,强弩无末力。
“胡为”,为什么;
适,到;
末,尽;
力,力量。
译文:为什么要走千里路呢?强大的弓箭没有射完的力量。
注释:胡为,为什么;
适,到;
末,尽;
力,力量。
赏析:此句意谓何必要走那么远的路呢?即使有强弓利箭,也不能将全部力量都用光。这是对前文“鲜覆败”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强调只有谨慎行事才能防患于未然。
终虞驽钝材,中道旷乃职。
“终虞”即终怕,忧虑的意思;
“驽钝材”,劣等的才能;
“中道”指半路上;
“旷”,空。
译文:最终恐怕还是缺乏优秀的人才,在半路上就会感到空虚。
注释:终虞,终怕;
驽钝材,劣等的才能;
中道,半路上;
旷,空。
赏析:此句意谓担心最终没有好的助手,而在半路上会感到空虚。这是对自己将来可能遇到困难的预感。
先民有典型,儒迹不终熄。
“先民”,先代的百姓;
“典型”,典范、楷模的意思;
“儒迹”,儒家学者的事迹;
“熄”,灭。
译文:先代的人们都有典范,儒家学者的业绩永不磨灭。
注释:先民,指先代的百姓;
典型,典范、楷模;
儒迹,儒家学者的事迹;
熄,灭。
赏析:此句意谓先代的人们都有典范,儒家学者的业绩永不磨灭。这既是对自己前途的自信,也是对前辈业绩的赞扬。
愿言后来人,聊从老马识。
“愿言”即希望;
“后”,后代;
“来人”即后人;
“识”,了解。
译文:我希望后世的人啊!能够通过老马来认识道路。
注释:愿言,希望;
后,后代;
来人,后人;
识,了解。
赏析:全诗以“次韵酬刘湛陆翰撰”开篇,以“老马识途”作结,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洞明、为人师表的期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