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存理
【注释】 人日:即农历正月初一。 新雪:初降的雪花。 河冰渐解:河水开始解冻。 庭禽:庭院里的小鸟。 园卉:花园里的各种植物。 故事:指诗题“人日即事”的意思,也就是写眼前所见的景物和人事。 野人:隐居的人。 颜巷:颜渊曾居陋巷,后以“颜巷”比喻贫苦的居所。 漫:随便。 【赏析】 这首七绝是诗人于人日节在乡间即兴而作。 首联:“新雪生寒晓欲消,河冰渐解晚生潮。” 意思是:清晨刚降的新雪
【注释】 松下迟杨君谦不至:松树下,我慵懒地斜倚着身子休息,可是杨君谦没有来。 乘凉起坐一衔杯:乘凉时起身坐着,一边喝茶一边聊天。 书声聒耳杂松籁:读书的声音嘈杂得像是干扰了松树的音响,使人感到不舒服。 白昼满天风雨猜:白天的天空中飘荡着纷纷扰扰的云,让人无法判断是雨还是风。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夏日里对友人杨君谦的邀请之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清幽雅致的夏日景象,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约而未能如约而至
注释:松下,山石上的松树。迟杨君谦不至,杨君即杨敬之,字敬之。二首,指《松下逢杨敬之》和《送杨敬之》。 译文:我坐在松下的书房里,翻看着手中的书。阳光洒在砚台上,波光粼粼,十分清凉。忽然,明月升起照亮了书上的文字,那些蝇头小字映入眼帘,一行行清晰可见。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读书环境的诗。诗人坐在松下的书房中,翻看着手中的书籍,阳光洒在砚台上,波光粼粼,十分清凉。忽然,明月升起照亮了书上的文字
注释: 柳暗金阊春未晴,叙南太守欲宵征。 哦诗西日方成句,借笠东家拟饯行。 笋苦曾闻涪老赋,荔红遥想僰人迎。 莫言万里为遐郡,须信文翁政有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写景、抒情、议论等手法,表达了对吴惟谦的祝愿和期待。 首句中的“柳暗金阊春未晴”,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的景象,暗喻着离别的不舍和伤感。接着,“叙南太守欲宵征”,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吴惟谦
这首诗是贺肤庵先生在致仕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生活和文学的深厚感情。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肤翁家近匏翁家,二老风流世并夸。 译文:我与皮公家的靠近,皮公家与蒲先生的家也相邻,两位老先生都以他们的风流才情而闻名于世。 注释:肤翁,指贺肤庵先生;匏翁,指蒲公(即蒲松龄)。 2. 归已一人今白发,门无五柳自黄花。 译文: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头发已经变白,门前再也没有五柳先生那样的大树
九日 在松树下行行坐坐二三子,白昼里书声琅琅草堂开。 老夫把卷仍自读,旧雨到门今不来。 苔石无尘棋局在,莎汀有水钓船回。 秋风篱落偏萧索,独嗅寒花持酒杯。 注释: 1. 松下:指诗人的住所。 2. 二三子:意指朋友们。 3. 白昼:指白天。 4. 把卷仍自读:意思是拿起书来又独自阅读。仍自表示仍然的意思。 5. 旧雨:指老朋友。 6. 莎汀:指莎草滩上的草地。 7. 篱落:篱笆。 8.
【题解】 沈石田是明代著名画家沈周,字启南,号石田。安老亭是他在南京的故居名。诗中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依恋之情。 此诗为七律。 首联“江湖寥阔竟谁之”写诗人对故乡的感情。 颔联承上启下,从自身出发,以能存鹘等帖、也知足办草堂资,抒发了作者的豁达胸襟和淡泊情怀。 颈联“尘中两足未得憩,林下一亭何不宜”,点出自己的住所。 尾联“缥卷展来聊塞白,落成还许再留诗”,抒发了自己的创作激情。 【注释】 1.
这首诗是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述自己在溪南借得双松树,六月时,在空无一人的虚堂里面对流水而吟咏之作。 首句“溪南借我双松树”,是说他在溪南借到了双松树,这里的“溪南”指的是他住所附近的溪流。双松树是苏轼喜欢的植物,这里用它来装饰自己的居所,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次句“六月虚堂面水开”,是说六月时,他在空无一人的虚堂里面对流水吟咏。六月时,阳光强烈,空气干燥,人容易感到炎热
【注释】 光福寺:在福建福清县西北。 短策行行一里余:短小的马鞭,指代马鞭,这里用来比喻马。“行行”指马走的样子,“一里余”指走了一里多路。 松林过雨步徐徐:雨后的松树林中,步履显得缓慢从容。 半泓墨沼窥遗迹:半块池塘映出历史的痕迹,指池中的水迹模糊可辨。“半泓”指半块池子,“墨沼”指墨汁染过的池子,“遗迹”指历史的残迹。 数仞(rèn)龟峰望远墟:几座山峰如龟背一般耸立着
新成此银杯,亟与佳客饮。 咸称量不及,共讶深何甚。 蛤唇自妙斫,菊瓣特精锓。 器容见弘度,制美出高品。 周流爱危擎,传观劳谛审。 巨哉真强呼,陶然方觅寝。 将酌更濯泉,欲劝先敛衽。 莫嫌鱼菜薄,须念风日凛。 载浮乃不辞,言归还数禀。 酌难壁弃馀,逊若袖翻沈。 呈筵已起畏,到口先生噤。 子其俟能者,藏诸姑袭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