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南借我双松树,六月虚堂面水开。
松下清吟成漫兴,酒边凉雨洗炎埃。
一声老鹤月中听,万里秋涛天外来。
自把残书堪卧读,先令童子扫莓苔。

这首诗是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述自己在溪南借得双松树,六月时,在空无一人的虚堂里面对流水而吟咏之作。

首句“溪南借我双松树”,是说他在溪南借到了双松树,这里的“溪南”指的是他住所附近的溪流。双松树是苏轼喜欢的植物,这里用它来装饰自己的居所,以表达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亲近之情。

次句“六月虚堂面水开”,是说六月时,他在空无一人的虚堂里面对流水吟咏。六月时,阳光强烈,空气干燥,人容易感到炎热,而溪边的树木可以为人们提供阴凉。在这里,“虚堂”指没有其他人居住的房间,“面水开”指面对着流水。这两句诗通过描绘出一种宁静、舒适的环境,为后面的创作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第三句“松下清吟成漫兴”,是说在松下进行清吟,创作出了一首首的诗篇。这句诗表达了苏轼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诗歌创作的执着追求。

第四句“酒边凉雨洗炎埃”,是说在饮酒的过程中,凉雨洗净了身上的热气和尘埃。这句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欢聚一堂,共享美酒的快乐时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句“一声老鹤月中听”,是说在夜晚听到一声老鹤的声音,让人联想到月光下的宁静和安详。这句话通过对老鹤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六句“万里秋涛天外来”,是说远处传来的秋涛声如同从天而降一般。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自把残书堪卧读”,是说自己拿起残旧的书籍在床上阅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习的执着。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溪南借得双松树,六月时在空无一人的虚堂里面对流水吟咏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