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柢词林信有源,太常清秩自殊恩。
朝端接迹曾班鹭,门外重湖旧姓鸳。
四座倾怀同北海,百篇得体陋西昆。
欲从翰墨淋漓处,一纸千金未足论。

我们来看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贾岛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多以五言律诗为主,语言简练,富有哲理。他的诗歌风格独特,被誉为“孤峭”,即指其诗风清冷、高峻,有如寒山之石,直指人心。

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据传这首诗是在一次酒宴上,贾岛与友人吕太常(吕温)的一场对话中创作的。当时吕温对贾岛的作品大加赞赏,两人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接下来我们对诗歌逐句进行解析:

寄吕太常

根柢词林信有源,太常清秩自殊恩。

朝端接迹曾班鹭,门外重湖旧姓鸳。

四座倾怀同北海,百篇得体陋西昆。

欲从翰墨淋漓处,一纸千金未足论。

诗句释义:

  1. 根柢词林信有源: 意为诗词的根基深厚,有其源泉。”词林”指的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根柢”则表示基础或来源。
  2. 太常清秩自殊恩: 意味着吕太常官职清正,享有特殊的荣耀和恩宠。”清秩”指的是清高的官位,”殊恩”则表示特别给予的恩惠。
  3. 朝端接迹曾班鹭: 在朝廷的高位上,他曾经像鹭鸶一样高飞。”朝端”指的是朝廷之上,”班鹭”则是形容人高飞的样子。
  4. 门外重湖旧姓鸳: 在门的外面,重湖(指杭州西湖)里曾经有鸳鸯栖息。”重湖”是指重重叠叠的湖泊,”旧姓鸳”则是说曾经有鸳鸯在这里栖息。
  5. 四座倾怀同北海: 在宴会中,四座的人都与他心意相通,如同北海的贤士们一样。”四座”指的是四周的座位,”倾怀”则是形容心意相通,”北海”则是指古代贤士聚集的地方。
  6. 百篇得体陋西昆: 他的诗作有百篇之多,但每一篇都恰到好处,不粗俗也不过分。”百篇”表示数量之多,”得体”则是说文章写得恰当,”西昆”则是唐末文坛的代表人物之一。
  7. 欲从翰墨淋漓处: 想要在书法绘画等技艺方面有所成就。”翰墨”指的是书法和绘画,”淋漓”则是形容技艺流畅自然。
  8. 一纸千金未足论: 一张纸的价值可能高达一千金,但这还不足以说明问题。”一纸”指的是一张纸,”千金”则是形容价值极高,”未足论”则是说这还不够充分地说明问题。
    赏析:
    这首诗是贾岛对吕太常的赞美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吕太常的才华和地位,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贾岛自己对诗词艺术的追求和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品味和学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