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希范
【注释】 高存之:名,生平不详。湖山:指西湖山水。门帖:指官府的公文,即“门状”。谕阍:传达命令或告知某事。阍人:守门的人。走笔:迅速写成。二绝:即两首诗歌。谢客:辞谢客人。 【赏析】 本篇是作者为友人代作的谢客诗。诗人自谓“懒性”,厌恶风尘,而闭门不出,其实并非真想避人,而是怕见官场中的人罢了。他想到自己像渔郎一样在千顷春波中孤舟独钓,却因久不出游而迷路,所以又想到朋友邀请他去西湖游玩
【赏析】 此诗为山居杂咏之五。前两句写暮景,后两联写晨景。全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山居幽寂、宁静的意境,读来有如置身其间,令人神清气爽,悠然心怡。 香阁琼峰里,岚光夕易阴。 在香阁中仰望琼峰,傍晚时分岚光变幻,天色渐渐阴暗下来。 鹤归松色暝(míng ),猿啸岭云深。 归巢的仙鹤,映入黄昏的松林之中;山谷中传来猿猴的啼叫,回荡在云雾弥漫的山峰之间。 【注释】 香阁:指香炉。琼峰:指香炉峰。岚光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邹南皋太平山房图。诗人通过对这幅画作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主人淡泊名利、热爱读书生活的赞赏之情。 第一句“数亩青山一草庐,竹扉松径亦萧疏。”描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数亩青山”来形容画面中的景色,给人以广阔的空间感;“一草庐”则让人联想到一个简陋而宁静的居所;“竹扉松径”则增添了一丝清新自然的气息。这几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田园风光。
注释: 1. 白云仙吏:形容画中人物的神态,仿佛是白云中的仙人。清闲:指生活过得自在、悠闲。 2. 何事:为什么。忆故山:怀念故乡。 3. 我见画图心亦远:我见到这幅画后,心中也被带到了那片遥远的故乡。 4. 也知:也能理解。幽意:深藏不露的意思。颇相关:很相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白云仙吏自比,描绘出一幅清闲自在的画面
太平书巳上承明,那得兹山独擅名。 且托云霞封白社,还将霖雨慰苍生。 注释:在京城大明宫撰写的《太平书》已经献给天子,怎么能说只有这座山独自享有盛名?暂且将云雾和阳光作为白色社的封土,用及时的雨水来慰藉百姓。 赏析:这首诗是元代著名文人杨载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前两句写诗人在京城大明宫撰写了一部《太平书》,献给了天子,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忠诚和为国为民的情怀。后两句则通过描绘太平山的景色
【注释】 龙山:指龙山寺。在江西宜黄县西南四十里,山上有盘岩。浤(hé):水激流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秋游龙山寺,观泉而作的一首七绝诗。 “湖畔一浤泉,不溢亦不涸”,起句写景,以湖边泉眼的清冽来反衬诗人内心的澄明恬淡。“湖边”二字,点出诗人的游踪,“一浤泉”,写出了泉源,也写出了诗人的观察。泉水清澈透明,不溢出也不干涸,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象啊! “盏底澄乌沙
这首诗是辛酉年(公元1751年)元旦,诗人写给儿子的。下面是逐句的解释以及赏析: - 自是清时老逸民,浮生阅历五朝人。 - "自是":自始就是。"清时":指太平盛世。"老逸民":指隐士或退休的高官。"浮生":即人生,俗世生活。"五朝":这里指清朝历朝。 - 意思是:自始你就是那个在太平盛世中的隐士或退休的高官,经历了五个朝代。 - 八年薄宦蒙严谴,廿载深山狎隐沦。 - "薄宦":微官,小官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曲水亭》 修竹数十竿,桃花三两树。 此地非兰亭,却有流觞处。 注释: 修竹:修长的竹子,形容此处环境幽雅宜人。 数十竿:表示数量众多。 桃花:指春天盛开的桃花。 三两树:表示数量不多。 此地非兰亭:这里的景色与历史上著名的兰亭不同。 却有流觞处:虽然没有兰亭那样的风景名胜,但这里也有适合人们聚会的地方。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曲水亭景色的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
【注释】:龙山,即嵩山。盘岩,即中岳庙的盘石碑亭。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游中岳庙时所感。诗人以“芥子纳须弥”作比,说明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是心地坦荡,有一颗包容一切的心
注释与赏析: 僧:僧人。 亦:也。 知:了解。 岩耕:在岩石上耕作。 涧道:山涧小径。 筑堤:修筑堤坝。 引水:引导流水灌溉。 灌:浇灌、灌溉。 山田:山坡上的田地,即梯田。 这首诗是描写一位僧人在山中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