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亦知农事,岩耕近瀑泉。
筑堤分涧道,引水灌山田。
注释与赏析:
僧:僧人。
亦:也。
知:了解。
岩耕:在岩石上耕作。
涧道:山涧小径。
筑堤:修筑堤坝。
引水:引导流水灌溉。
灌:浇灌、灌溉。
山田:山坡上的田地,即梯田。
这首诗是描写一位僧人在山中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僧亦知农事,岩耕近瀑泉。
筑堤分涧道,引水灌山田。
注释与赏析:
僧:僧人。
亦:也。
知:了解。
岩耕:在岩石上耕作。
涧道:山涧小径。
筑堤:修筑堤坝。
引水:引导流水灌溉。
灌:浇灌、灌溉。
山田:山坡上的田地,即梯田。
这首诗是描写一位僧人在山中劳作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谐的向往和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注释: 雨后新苔渐渐填满了台阶,徘徊不忍踩在青鞋上。 门槛前春色刚刚盛开的花儿,树林下我独自欣赏美景。 想要倾倒篱笆必须修复整治,需要修理崩塌的石头岸堤。 萧然地忘却了人间世,本来没有名气不必埋没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作品,写于他隐居山中时。全诗通过描绘林居生活中的琐事和细节,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一、二句“雨过新苔渐满阶,踌踟不忍触青鞋
注释: 洁净精微易教严,纷纷未免画蛇添。 童蒙初筮真求益,先觉无劳过自谦。 一念慊欺应有辨,六爻凶吉莫徒占。 不知未画羲皇意,当下如何信手拈。 赏析: 这首诗是钱启新先生在丽泽堂的即景之作,以诗的形式表达了他对教育的看法和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全诗共分为四句,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让人回味无穷。 “洁净精微易教严”,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需要有严格的纪律,但同时也不能过于苛刻。这是因为
【注释】: 寒冲孤棹气方严,入座阳和顿觉添。谊重师资真聚萃,年忘少长各鸣谦。乾坤欲发千秋秘,亥子先开七日占。自恨皋比参侍晚,从前妙义乞重拈。 译文: 寒冷的风吹过一叶孤舟,气势正盛,进入座位后立刻感到暖意。情谊深厚,师友聚集在一起,无论年轻还是年老都互相谦虚。天地间蕴藏着千载难逢的秘密,时序交替中,先于七日占卜吉凶。自己遗憾不能像以前那样恭敬地侍奉老师,只能请求再次讲述那些精妙的道理。 赏析:
【注释】 ①齿发:指年龄。惊余:惊讶我年老已久。五十年:五十岁。②羲图:传说中伏羲氏所画的八卦图。③知几:指对事物发展变化有一定的预见性。④观妙:指对事物的微妙之处有所领悟。太极前:指太极之前,这里指道的前面。⑤元公:指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⑥蒲团:一种佛教坐具,用木片或草制成。忘言处:指心无杂念,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林中漫步时即兴吟咏自己五十余年的隐居生活
【注】郑太初仪部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其三:相逢犹忆未髫□,我已衰颓尔独贤。 直节峥嵘标斗望,封章璀璨映奎躔(qiān quán)。 忧时绿鬓霜将染,报国丹心火愈燃。 远谪不须愁瘴疠,清风先播夜郎天。 这首诗是诗人在面对自己的政治生涯遭遇挫折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慰问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感慨。以下是逐句解释: 1. 相逢犹忆未髫□,我已衰颓尔独贤。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郑太初的作品《奉赠》。下面我将逐一对诗句进行翻译,并附上关键词注释和赏析。 第一句:纵横狐鼠扰天关,错认龙鳞不可攀。 - 纵横: 指杂乱无序的状态。 - 狐鼠: 比喻奸邪小人。 - 扰天关: 扰乱了天门或朝廷的秩序。 - 龙鳞: 比喻贤良之士。 - 不可攀: 形容贤人被奸佞所欺,难以接近。 译文与注解: 混乱无序的狐鼠扰乱了朝廷,我错认了贤良之士不能接近。 赏析:
注释: 当年莘野起阿衡,曾捧徵书下玉京。 踏雪冲寒渡关塞,送春迎夏滞边城。 黄扉虚负经纶志,青史终垂日月名。 此夕逢君增感慨,临歧莫惜酒频倾。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感伤的诗。诗人在与朋友王乐南告别时,回顾了过去一起度过的时光,感叹时光飞逝,人事已非。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深深忧虑和期待
【注释】 献花岩:山名,在福建福州东北。小星槎:即“小星”,一星名。传说为仙人所乘的小船。 徙倚:徘徊,停留。 麃(mí)栏:栏杆。 虚槛:空阔的栏杆。 色界:佛教语,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境界。 蜃结:海市蜃楼。 信龙蟠:真像龙盘卧。 萝径:用薜荔草编成的小路。 落日寒:夕阳西斜时寒冷的感觉。 磬发:敲击石磬的声音。 旃檀:檀香木,一种香料。 【赏析】 此诗首联写登高所见景色
郑太初,名不详,仪部,指御史台,远谪永宁出都门诸公赠言见示次吴采于侍御韵奉赠其四 抗疏名高满汉京,寸衷日月可争明。 意思是:我上奏的奏章声名远扬,让满朝文武官员都感到惊讶。我的忠诚之心就像日月一样明亮,不容质疑。 爰爰尔自营三窋,矫矫吾甘斥一鸣。 意思是:你自谋生计,自立门户,不屈从于权势的压力,宁愿独自发声,也不愿随波逐流。 臣节敢云辞万死,主恩犹得贷馀生。 意思是:我虽然有万死之罪
【注释】 瞿沈:指唐代诗人瞿祐、沈佺期。 膳部: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宫廷膳食。 祠部: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祭祀典礼。 傅太常:指傅奕。 陈蔡二民部:陈州,今河南淮阳;蔡州,今河南汝南。 比部:尚书省六部之一,掌管户籍田土。 龙江:即赣江,流经江西境内。 风字:指诗题中“风”的谐音。 泉石:指山石清泉。 勋猷:功劳和谋略。 转蓬:随风飘转的蓬草。《古诗十九首》:“天道悠且长,人命一何促!百年未几时
【赏析】 此诗为山居杂咏之五。前两句写暮景,后两联写晨景。全诗以白描手法写出了山居幽寂、宁静的意境,读来有如置身其间,令人神清气爽,悠然心怡。 香阁琼峰里,岚光夕易阴。 在香阁中仰望琼峰,傍晚时分岚光变幻,天色渐渐阴暗下来。 鹤归松色暝(míng ),猿啸岭云深。 归巢的仙鹤,映入黄昏的松林之中;山谷中传来猿猴的啼叫,回荡在云雾弥漫的山峰之间。 【注释】 香阁:指香炉。琼峰:指香炉峰。岚光
【注释】:龙山,即嵩山。盘岩,即中岳庙的盘石碑亭。 【赏析】:此诗写于作者游中岳庙时所感。诗人以“芥子纳须弥”作比,说明自己虽然地位卑微,但是心地坦荡,有一颗包容一切的心
【注释】 龙山:指龙山寺。在江西宜黄县西南四十里,山上有盘岩。浤(hé):水激流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秋游龙山寺,观泉而作的一首七绝诗。 “湖畔一浤泉,不溢亦不涸”,起句写景,以湖边泉眼的清冽来反衬诗人内心的澄明恬淡。“湖边”二字,点出诗人的游踪,“一浤泉”,写出了泉源,也写出了诗人的观察。泉水清澈透明,不溢出也不干涸,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象啊! “盏底澄乌沙
这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一幅邹南皋太平山房图。诗人通过对这幅画作的描写,表达了他对主人淡泊名利、热爱读书生活的赞赏之情。 第一句“数亩青山一草庐,竹扉松径亦萧疏。”描述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用“数亩青山”来形容画面中的景色,给人以广阔的空间感;“一草庐”则让人联想到一个简陋而宁静的居所;“竹扉松径”则增添了一丝清新自然的气息。这几句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远离尘世喧嚣的田园风光。
题 邹南皋太平山房图 抗疏名高世所奇,知君应未慰心期。 高名若了人间事,筑室山中何所为。注释:抗疏——上疏奏章;名——声誉;高——高尚;慰心期——安慰自己;高名——崇高的声誉;若——如果;了——完结;人间事——世间的事;何所为——做什么;何所为——做什么;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友人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坚持原则精神的赞赏的诗。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对他的敬佩之情
注释: 1. 白云仙吏:形容画中人物的神态,仿佛是白云中的仙人。清闲:指生活过得自在、悠闲。 2. 何事:为什么。忆故山:怀念故乡。 3. 我见画图心亦远:我见到这幅画后,心中也被带到了那片遥远的故乡。 4. 也知:也能理解。幽意:深藏不露的意思。颇相关:很相关。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人以白云仙吏自比,描绘出一幅清闲自在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