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畔一浤泉,不溢亦不涸。
盏底澄乌沙,清甘自可酌。
【注释】
龙山:指龙山寺。在江西宜黄县西南四十里,山上有盘岩。浤(hé):水激流声。
【赏析】
此诗是诗人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秋游龙山寺,观泉而作的一首七绝诗。
“湖畔一浤泉,不溢亦不涸”,起句写景,以湖边泉眼的清冽来反衬诗人内心的澄明恬淡。“湖边”二字,点出诗人的游踪,“一浤泉”,写出了泉源,也写出了诗人的观察。泉水清澈透明,不溢出也不干涸,这是多么美好的自然景象啊!
“盏底澄乌沙,清甘自可酌”,第二句承上而来,进一步描写了泉中之水。“盏”为酒器,用来形容泉口如盏,“盏底澄乌沙”形容泉底黑沙洁白,映日生辉,十分好看。“清甘自可酌”,则表明了泉水的清甜甘美。这两句诗通过写泉中的水质,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澄明恬淡。同时,“清甘”、“清甘”又与首句中的“清甘自可酌”相呼应。
此诗意境清新,语言朴素,格调高远,是一首咏物小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