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希范
隐德从来亦不孤,千秋知己岂终无。 纵闻丹诏求遗逸,只合青山著野夫。 盛世未应成党锢,逃名吾自学袖屠。 廿年素饱烟霞趣,羞更攒眉说畏途。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隐德从来亦不孤”: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态度,即他相信自己的德行并不孤独,有志同道合的人能够理解并欣赏。 2. “千秋知己岂终无”:诗人认为即使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也总有能理解和赏识他的知己存在。 3. “纵闻丹诏求遗逸”
泰昌帝宾天 北望愁云恨不禁,每传邸报辄沾襟。 受遗元老仍增秩,进药鸿胪也赐金。 君父大仇争切齿,权奸深计共寒心。 自怜倦鸟摧颓羽,中夜哀鸣绕故林。 注释: 1. 泰昌帝宾天:指明神宗驾崩,年号泰昌。 2. 北望愁云恨不禁:指皇帝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作者心情悲痛如见愁云般无法抑制。 3. 每传邸报辄沾襟:每次接到朝廷的邸报总是忍不住泪水涟涟。 4. 受遗元老仍增秩
【赏析】 此诗为送高存之归隐之作。全诗四联,皆写高存之归隐生活。首联“世俗纷纷竞祝年,新持七戒独澄然。”是说世间人纷纷忙着庆贺新年,而他却独自坚守着佛教“七诫”的教义,过着清静的生活。颔联“小窗读易昼常静,短榻凝神宵不眠”,则是写他的日常生活,白天在小窗边诵读《周易》,夜晚则在短榻上凝神养神。颈联“爱爇名香留宿火,闲烹庭雪代清泉”,描绘了他在室内点燃名香以取暖,同时煮茶代替泉水饮用的情景
注释:渔夫的生活满足,每天坐在芦中的矶上。他用网打到了江中的大鱼,轻舟荡漾着回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渔夫的简单而满足的生活。"渔人生事足"表达了渔夫对生活的满足和喜悦,他不需要过多的追求和欲望。"日坐芦中矶"描述了渔夫每天在芦中的矶上度过的时光,这是一种宁静而悠闲的生活状态。"网得江鱼美"则描绘了渔夫捕鱼的场景,他打到了江中的大鱼,这代表了他的收获和努力
龙山可盘岩,此岩名可盘。 可盘之下有高士,其人高尚且贤明。 曳杖时一登山顶,登上山顶看风景。 独自欣赏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及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第一句:浪迹非轻去故山,扁舟时往亦时还。 译文:我浪迹江湖,不轻于离开故乡的山林,有时乘船前往,有时又返回家乡。 注释:轻:轻视;故山:故乡的山,这里指隐居地。扁舟:小木船,泛指小船。时往:不时前往。 赏析:开头两句写自己浪迹江湖的生活态度,表现诗人的旷达胸襟
山气生寒,著缊袍。荆扉寂寂掩蓬蒿,六虚妙用参周易,九辨悲吟和楚骚。霜落故园思穫稼,秋深邻圃看收□。三杯浊酒成微醉,梦到莠皇一枕高。 诗句释义: 1. 山气生寒,著缊袍 - 描述秋季山间的寒冷气息,穿着缊袍(一种粗布衣服)行走。 2. 荆扉寂寂掩蓬蒿 - 荆木制的门紧闭,周围长满了蓬草。 3. 六虚妙用参周易 - 利用《周易》的六个基本概念进行思考。 4. 霜落故园思穫稼 - 霜降时节
辛酉元旦示儿 老饮屠苏渐后人,杯行一手更逡巡。 岁占共喜风从丑,春兴还忧雨浃辰。 墙角探梅寒料峭,尊中浮柏味芳醇。 醉馀墓道颜犹渥,镜里从知鬓巳银。 注释: - 辛酉年(指农历新年)的元旦。 - 老喝屠苏酒渐渐让人感觉身体轻松。 - 酒杯在手中旋转着,显得有些迟疑和犹豫。 - 预测今年春天会有好运,因为岁星落在丑位(古代中国天文方位)。 - 春天到来时,心情却担心雨水过多。 - 在屋角探寻梅花
【注释】庚申:农历年份,指清康熙六十一年庚申。除夕:旧俗以除夕为岁末之始,故又称岁除夜或大年夜。《天咫偶闻·除夕》:是日,家家祭灶,饮椒酒,大如瓜者曰“千岁醲”,小如枣栗者曰“宜春醲”。 【赏析】 这首诗的首联写除夕夜全家团聚的欢乐景象。诗人在除夕之夜与亲人团聚,欢聚一堂,其乐融融。 二联抒发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诗人在宴席上举杯祝酒,祝愿三代人能够长寿,但自己却无法像他们一样长寿
诗句释义: 1.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我隐居在山中,突然听说先帝驾崩,内心充满了悲痛和感慨。恭敬地写下这首诗来表达我的悲伤之情。 2. 鼎湖仙驭忽高翔,遥洒孤臣泪两行:想象中先帝乘坐着仙鹤的马车升上天际,而我只能远远地看着。泪水不自觉地流下,一行又一行。 3. 天语曾闻螭陛下,龙颜忆睹象舆旁:我曾听到过天界的言语,感受到皇帝陛下的存在,他的形象仿佛就在我的眼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