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希范
屏居山中忽闻先帝宾天不胜哀感恭赋以志攀髯之恋 虽然放弃了老丘园,旋即又穿戴上衣冠两被恩 岂有涓埃酬海岳,只惭衰朽负乾坤 草茅踪迹遥远难以登门拜访,葵藿心诚微薄手自扪寻。 望阙不胜频洒泪,未传哀诏巳声吞。 注释:屏居山中:隐居在山里。忽闻:突然听到。先帝:皇帝。宾天:去世。哀感:悲痛之情。恭赋:恭敬地赋诗以表达情感。攀髯之恋:指对故人的怀念。髯:胡须,这里指人。 虽蒙放弃老丘园,旋复衣冠两被恩。
泰昌帝宾天 惊闻宸极复天崩,疏揭先传事有凭。 执简定应书赵盾,举朝谁请讨陈恒。 群奸盘踞多心腹,少主危疑乏股肱。 衰废无能申大义,一腔忠愤自填膺。 诗句释义: 1. 惊闻宸极复天崩:震惊地听说皇帝驾崩,国家陷入混乱之中。 2. 疏揭先传事有凭:通过上奏的奏章可以证实事情的真实性。 3. 执简定应书赵盾:用手中的简书记录下应该做的事情。 4. 举朝谁请讨陈恒:整个朝廷中,有谁愿意去讨伐陈氏的叛乱
【注释】 秦中丞:唐代官职,指曾任过此职的人。 辟门:开大门。 通绿野:指园内草木丛生,景色优美如绿野般广阔。 拓境亘青岑:开辟新的土地,延伸至青青的山坡上。 宛转繁花径:曲折蜿蜒的鲜花小径。 参差嘉树林:参差不齐的佳木树林。 曲房(qū fáng):曲形的小房子。 高阁快登临:登上高高的阁楼可以尽情欣赏美景。 杖履(zhàng lǚ):拄着手杖步行。 生平阔:平生所见过的宽阔的地方。 兹园
己未除夕 【注释】 驹隙:马鞭在马颈上打了一下,马跑得很快。驹,马。 支颐(yí):把头靠在手上,表示深思。 红尘:尘世,指世俗的荣华富贵。 三更梦:旧俗以一夜分为五更,三、四、五更为夜半时分。这里指深夜。 青史:史书。 绝塞:边塞。 卜筑:筑室定居。 计难成:想办的事情难以办成。 苍苍:广大无边的样子。 【译文】 光阴荏苒,岁月又一轮回,我独自端坐叹息人生短暂如过眼云烟。 红尘中没有觉醒
【注释】 于役:忙于公务。转饷:转运粮食给京师。王事:指朝廷的军国大事。“嗟”同“嘉”。 南风:指南风,春风。利舟楫:顺风而行。漕:通运。河漕:指大运河,是古代运输粮草的重要水路。仓庾:粮仓。陈积:存放粮食的仓库,也指储备的粮食。闾阎:里巷门闾。浚膏:疏通淤塞的水道,使水畅通。 知君:了解君主的心意。达天:传达天意。 【译文】 忙于公务奔忙于王事,无须感叹运送粮草劳心。 春风和煦利于船只行驶
注释及赏析: 诗句解析: - 一官仍墨绶:墨绶,古代官员所戴的头饰,此处指官职。表示即使换了一个职位,仍旧是官员的身份,没有改变。 - 新邑更弦歌:新邑,新的城镇或地区。这里指的是在一个新地方开始治理。弦歌,通常用来形容太平盛世时的音乐和歌舞,但在这里可能也暗喻着政治清明、民生安康的景象。 - 山路通闽近:闽,古地名,今为福建。山路,暗示交通的便利性;通闽近,表明与福建的联系紧密。 -
【解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描绘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关心之情。 第一联“分曹非夙契,抗疏偶同心”,写诗人与朋友分别的情景。“分曹”指分派到不同的地方去当官,“抗疏”指向皇帝上书,提出批评和建议。“夙契”意为长久以来有深厚的友谊,“抗疏偶同心”的意思是说与朋友分别不是早就约定好的(因为两人都是为朝廷效力),而是偶然意见相同。 第二联“先后蒙严谴,相将及故林”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去国心宁恝(释:对离开国家的心境感到平静) - “去国”指离开国家,“宁恝”即表示内心平静。 - 注释:诗人因某种原因不得不离京,但心态相对平和。 -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在异乡,但内心保持平静的心态,反映出他对现状的接受与超脱。 2. 思家眼欲穿(释:思念家乡到了极点,眼睛都快要哭穿了) - “思家”指的是怀念家乡的情感。 - “眼欲穿”形容极度悲伤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 登陟穷幽胜,峰西日渐曛。 朅来孤岭上,瞥见两湖分。 卧楫思乘月,扶筇更蹑云。 梅花偏滞客,晚酌恋清芬。 注释:登上山峰,来到幽静的山谷中,日色西沉,天色昏暗。忽然来到一座孤独的山峰上,看到远处有两个湖泊分隔开。躺在床上想乘着月光划船,扶着手杖继续攀登云雾缭绕的山峰。梅花盛开的地方总是让人感到滞留不前,傍晚时饮酒怀念梅花那清淡的香气。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全诗四句,每句五言,共二十个字。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1. 仲春望后同高存之泛五里湖游漆塘诸山分韵各赋五言近体 - "仲春"指的是春季,"望后"是指过了望日之后,也就是春天过后。"同高存之"指的是和高存之一起。"湖游"指的是在湖上游玩。"漆塘渚山"指的是漆塘的山。“分韵”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写作方式,就是让诗人们在创作时使用同一韵部,然后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