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孝胥
【注释】 才美年何促:才能美貌,却命途多舛。 情深义不生:情义深厚,却无法延续生命。 为嫠身亦累:做寡妇也让人感到悲伤。 同穴意殊明:一同入土安葬的意愿却非常明确。 父执多名士:父亲的朋友都是有名的人物。父执,指父亲的友人。名士,指知名之士。 哀辞遍郡城:哀悼之辞传遍了整个郡城。 佳儿与佳妇:好的儿媳和好的媳妇。 铭旌:在柩前所悬的刻有死者名字、生平事迹的木牌,用以表示敬仰。 赏析: 薛烈妇彭氏
【注释】 扁舟载儿女:用扁舟载着儿女。 江天秋一涯:江水和天空连成一体,秋天的江面显得很宽广。 地偏聊可避:地方偏僻可以暂时躲避一下。 计拙未为差:算得不好也不算太差。 枯树门前倚,沉吟待暮鸦:在门前的枯树下徘徊,等待着傍晚乌鸦的到来。 【赏析】 这是一首登高之作。首联“扁舟载儿女,何处是吾家?”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漂泊时的思家之情。颔联“楚客愁千斛,江天秋一涯”则写出了诗人的孤独与哀愁
【注释】丁未:宋宁宗庆元二年。 【赏析】此诗写在济南的所见所感。“鹊山古洞天”,指鹊山,是济南名胜之一。据《太平御览》引《图经》云:“鹊山高二百丈,广二十里,一名鹊尾山。”鹊尾山为济南十二景之一,有鹊桥、翠屏、望岳、五龙潭、仙人洞等名胜古迹,又有鹊华楼、芙蓉亭、鹊台、四象宫、万寿阁等名胜建筑。诗人登临鹊尾山,见寒食时节烟雨蒙蒙如幻境,便联想到唐代诗人杜甫曾作《春夜喜雨》一诗
诗句翻译:当人们在夜间醒来时,鱼都会受到惊吓,室内灯火通明犹如白昼一般。 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郑孝胥以“人起鱼皆惊,灯休室如昼”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生物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敏感反应。接着,“素娥何所苦,顿比前宵瘦”则巧妙地运用了嫦娥的典故来隐喻诗人自身的境遇或情感状态,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烦恼的境界。整体而言
``` 伏流忽涌出,如观茶鼎煎。 安得好事人,更寻金线泉。 注释: 1. 伏流:地下水流动的形态,通常是指地下的水流缓慢而稳定地流动。 2. 涌出:突然或剧烈地从某处冒出来。 3. 如观:就像看一样,比喻观察、观看。 4. 茶鼎煎:像煮茶时使用的鼎,此处形容水沸腾的样子。 5. 安得:怎么能,如何能够。 6. 好事人:喜欢做善事的人,这里指有慧眼识别美好事物的人。 7. 更寻:再次寻找。 8.
诗句释义与译文: 一枝碧芙蕖,似向明湖插。志业能累人,如意空拄颊。 注释:碧芙蕖,形容荷花的美丽;似向明湖插,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湖水中的姿态,仿佛是向着明湖插入一般;志业,指追求的事业或目标;能累人,表示事业的压力和负担;如意,通常用来比喻事情的顺利;空,表示虚无或无力。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荷花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和压力的感慨。诗人以荷花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湖水中的姿态
【注释】 三月十九日四更天。 林影何苍苍:指树林影子多么苍茫。 池光何皎皎:指池水映照的月光多么明亮皎洁。 不胜:不能承受,无法忍受。 转愁:反觉忧愁。 【赏析】 此诗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春,诗人任江陵法曹参军时所作。这首诗以景写情,抒发了作者因思乡而产生的寂寞惆怅之情。 首联“林影何苍苍,池塘光皎皎”,描写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这两句是说:树的影子多么苍老,池塘的光辉多么皎洁
【注释】 丙午年,指宋孝宗乾道八年。含意,含蓄、蕴涵之意。何事:为何。销魂,形容愁思深重。者:助词,相当于“的”。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秘书监时,江楼是其任职之地。上句写怀才不遇之苦衷;下句写独吟而伤情之事。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愤不平之情及壮志难酬之叹
诗中描绘了一位独钓者在隐逸的潜亭独自垂钓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名利看淡、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 1. “独往将安归?”: - “独往”指的是一个人孤独地前行,“将安归”则表达了对于是否能够找到归宿或归宿所在之地的不确定感。这里的“将”字,暗示了一种即将发生的动作或即将到达的状态,而“安”字则传达了一种安稳、平静的情绪,反映出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2. “钓名终不实
【注释】 济南有此湖:济南的大明湖。便欲江南压:意指此湖之景足以使江南望尘莫及。 潇洒:形容神态自然、洒脱。元裕之:《南史》卷五十二载,晋陵人元帝(玄)有子六人,名僧达,字思远,年十五,能诗善文,尤工草隶。尝游于江左诸寺,观其佛像多奇形异状,乃作《释迦出世像赞》,其辞曰:"夫释家之教,自汉初而始兴,魏世已来,未臻其极也。"时庾太尉在坐上,笑曰:"若使道安见此,应与法相印持。"僧达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