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守正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试题的考核范围,是全诗、全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还是对某一联或者某一意象、某一句话的赏析,或者是对作者情感的分析。本题属于全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类试题,考生在回答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矶石清风”的意思是:风从岩石上吹过,发出阵阵清响。矶石指水中的岩石。译文如下: 百折湟川自上头,风生幽壑漱清流。 孤城断岸尘应少,六月登台暑亦收。
解析: 1 诗句分析: - 西昆东壁两缠辉:这里的“西昆”和“东壁”可能指代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是某种象征,而“两缠辉”则形容这两种元素互相映衬,共同发出光彩或影响。这一句可能是在描绘一幅景象,其中西昆和东壁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方面或领域,它们相互交织、互相辉映。 - 百折千澜有所归:这句描述了经过种种挑战或困难之后,最终找到了归宿或解决方法。这里的“百折千澜”象征着无数的曲折和波折
【注释】 天柱晴云:即《登鹳雀楼》。 凌空天外削芙蓉:比喻楼高如天上的芙蓉,直入云霄。 正笏当阳似上公:比喻诗人自己有官位在手,像一位正直的官吏。 太史预占陈五色:指古代传说中黄帝时有太史令占卜吉凶,并预言五德相生之序。 举头红日近彤龙:举头望太阳而知是红日,如同看见龙一般。 【赏析】 诗一开头写登上了高高的楼顶,只见天边的白云好像芙蓉花一样。这两句诗描绘了楼顶景色的壮丽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遨的《龙湫潭》。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 悠悠神物枕灵岩,银汉无声雨自翻。 ``` 注释: - 悠悠神物:形容龙湫潭神秘而庄重。 - 枕灵岩:形容龙湫潭像枕头一样安卧在灵岩山中。 - 银汉无声:比喻雨水落下的声音轻悄无声。 - 雨自翻:指自然形成的水景。 ``` 势似建瓴山色润,形如开□水晶寒。 ``` 注释: - 势似建瓴:形容瀑布的气势如同大水倾泻而下。 -
注释:春风如一脉温气吹拂着玉井泉,怎能说是寒冷又生寒。 惨舒任凭天地造化之手安排,不能以冷暖来看待时光的变迁。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日里温气和寒风交织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感慨与思考。首句以“春风如一脉温气吹拂着玉井泉”形容春天的气息温暖而湿润,给人以舒适的感觉;但随后却用“何如挟纩又生寒”来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春天虽暖,但有时也会出现寒风,使得人们感到不适。第二句则进一步展开这种对比
【释义】 凤凰井的甘泉,脉管与丹山相连。碧桐飘落在井边,已是几经秋霜。翩翩飞舞的国瑞巢在门前,自有甘霖普降,遍布十洲。 【注释】 凤井:指凤凰井。甘泉:甘甜的泉水。丹山:神话中昆仑山。脉接:脉脉相通。丹:赤色。缥:青色。飘:飘落。梧桐:凤凰的一种。巢门:筑巢的地方。翩:形容鸟飞的样子。翩翻:盘旋飞翔。国瑞:国家祥瑞。巢:筑巢,栖身。日:太阳。自有:自然拥有。甘霖:甘甜的雨露,比喻恩惠或好处。十洲
注释: 文献书堂:指的是书房,用来读书的地方。 读书台:指书房中供人读书的平台。 揽清奇:揽取清新独特的景色。 万丈飞泉起砚池:形容泉水从高处直泻而下,如同飞泉般奔流入砚池。 玉龙:喻指瀑布。 翻浪:形容水花翻滚的样子。 暖:形容水温温暖。 水晶帘动喷珠玑:形容水流如同水晶帘子一般晶莹剔透,水珠四溅像珍珠一样。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书房内一幅生动的景致。首句“读书台上揽清奇”
【释义】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借泾渭分明的典故,以流水无情,暗喻人世的是非,用濯五云来比喻自己高洁的志趣。 【注释】(1)跃溪:指在溪水中跳跃着游动。(2)泾渭不分:泾水清,渭水浑,比喻善恶不辨。(3)沧浪一曲:指清澈见底的水流。(4)天孙锦:即天孙织锦,相传天上仙女所织之锦。(5)濯五云:濯,洗涤;五云,指五彩祥云。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抒怀诗,写景叙事抒情并举,意境开阔,语言清新明快
一脉春风吹玉律,何如挟纩又生寒。 惨舒任是乾坤手,不是时情冷暖看。
凌空天外削芙蓉,正笏当阳似上公。 太史预占陈五色,举头红日近彤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