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神物枕灵岩,银汉无声雨自翻。
势似建瓴山色润,形如开□水晶寒。
喷成飞雾随风起,泻作流霞带日涵。
若得甘霖遍原野,不妨长唤作龙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遨的《龙湫潭》。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悠悠神物枕灵岩,银汉无声雨自翻。
注释:
- 悠悠神物:形容龙湫潭神秘而庄重。
- 枕灵岩:形容龙湫潭像枕头一样安卧在灵岩山中。
- 银汉无声:比喻雨水落下的声音轻悄无声。
- 雨自翻:指自然形成的水景。
势似建瓴山色润,形如开□水晶寒。
注释:
- 势似建瓴:形容瀑布的气势如同大水倾泻而下。
- 山色润:形容山的颜色因为水的滋润而显得更加鲜活。
- 开□水晶寒:形容瀑布的水从岩石上飞溅出来,像是晶莹剔透的冰块,发出寒冷的光芒。
喷成飞雾随风起,泻作流霞带日涵。
注释:
- 喷成飞雾:形容水流喷涌而出形成了云雾。
- 随风起:指云雾随着风向飘荡。
- 泻作流霞:形容水流泻落而下,如同晚霞般绚丽多彩。
- 带日涵:指水流仿佛带着太阳的光线,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若得甘霖遍原野,不妨长唤作龙潭。
注释:
- 若得甘霖:如果能得到甘美的雨水。
- 遍原野:让大地上的一切都得到滋润。
- 长唤作龙潭:可以一直叫它龙潭,因为它的美名远扬,如同龙一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龙湫潭的描述,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将瀑布比作建瓴之势、水晶之形,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山水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