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礼
【注释】 过憩云精舍:经过憩云精舍。憩云,山名,在今四川彭县西。精舍,佛寺或道观。怜君多道气:怜惜你多有道家的气概。形外相:形象之外的样子。红树静中禅:红树,指枫树林,静中有禅意。日暮承趺坐,同吟古佛前:傍晚的时候盘腿坐在佛像前诵读佛经,同时吟咏佛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隐居山林的诗。首联写诗人与友人来到憩云精舍,欣赏着美景,感叹着隐居的清高。颔联写诗人与友人走进山谷中的小路
注释: 湖边会饮:在湖边饮酒聚会。 秫价年平易索醪,西风野店快持螯:秫米(一种酒)价钱便宜,容易买到;秋风萧瑟的野外小店,痛快地吃着螃蟹。 门疏杨柳前峰见,瓦上藤花破屋高:门前稀疏的柳树和山峰相映,瓦上缠绕的藤花在破败的房屋之上显得格外高大。 时异最伤嫠妇纬,岁寒方重故人袍:时间变迁最容易让人感伤,特别是孤苦无依的寡妇;在严冬时节最能考验人的情义,此时更应珍惜彼此的情谊。 小舟待月同归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诗歌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数点寒鸦日又西”:几只归巢的乌鸦在夕阳下归去。“转寒天色易凄迷”:天色转寒更显得凄迷。“青山半出烟涵郭”,是一幅水墨画,山峦被薄雾笼罩着,隐约可辨。“红叶乱流霜满溪”:枫叶飘零,霜气弥漫,溪水泛着红光。“半壁秋灯吟对影”,“秋灯”指油灯、蜡烛之类的光源,光线昏暗,只能映出人影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 "路傍草":诗的开头直接点题,用“路旁的草”作为主题,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生命的感慨。 - "路傍草,路傍草,古路迢迢生不了。":这句诗反复咏叹路旁草的生长,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古路迢迢生不了",意味着即使是古老的道路也无法阻止草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力量和生命的顽强。 - "百年金谷夕阳天,万里沙场霜月晓。"
【解析】 此诗为登程之作,首联写泊舟横春馆时所见之景,以“枯葑冰消”起笔,点明时间是冬天。“短长亭下一停桡”,写出了诗人在长亭上停船的情形,同时点明了地点是在横春馆,也暗含了诗人即将离开横春馆的意思。颔联中“寒烟两岸客炊晓,残月小桥人待潮”,诗人描写了冬日的景色和人们的行为,“客炊晓”表明了诗人的远行,“人待潮”则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中“山外钟声何处寺
重过南浦 万里澄江浸碧天,迢迢人上渡头船。 柘烟旋减蚕成茧,梅雨微晴树欲蝉。 独客有愁多近暮,乱山无处不闻泉。 枳篱门巷依然在,落莫东风二十年。 注释: 万里澄江浸碧天:指广阔的长江水波浩渺,映衬着晴朗的蓝天。澄江:清澈的江水。碧天:湛蓝的天空。 迢迢:远貌。 柘烟旋减蚕成茧:指桑树新叶初长,桑叶的香味渐渐消散,蚕儿吐出了丝质的茧。旋:逐渐。 梅雨微晴树欲蝉:指春末夏初的梅雨时节,天空开始放晴
【注释】 郭外:城外。 乱虫鸣:形容虫声纷杂。 河汉:银河,这里指天空。 山窗:指在山上的窗户。 近郭:接近城郭。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写秋夜归途中的所见所感。 前两句写景,“草田高下乱虫鸣”,描写了秋天夜晚田野上的景色,草丛中,虫鸣声杂乱无章。“凉袭衣襟夜气清”则描绘了秋风拂过衣衫的感觉,以及夜晚的清凉气息。 第三句写天象,银河横贯秋野,辽阔无际。 第四、五两句写人的感受
怜君多道气,携手入孤烟。 草径疏林外,柴门秋水边。 白云形外相,红树静中禅。 日暮承趺坐,同吟古佛前。
秫价年平易索醪,西风野店快持螯。 门疏杨柳前峰见,瓦上藤花破屋高。 时异最伤嫠妇纬,岁寒方重故人袍。 小舟待月同归去,横直沙头插短篙
万里澄江浸碧天,迢迢人上渡头船。 柘烟旋减蚕成茧,梅雨微晴树欲蝉。 独客有愁多近暮,乱山无处不闻泉。 枳篱门巷依然在,落莫东风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