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彦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其内容如下: 凤凰阁玉兰 问花神、何事亭亭素玉。忍抛冷艳在空谷。笑领东风无路,着意拘束。困杀您、霜寒露宿。 年年无计,早把春光占足。此情和恨半含蹙。谁似我,去空回,一样幽独。好记取、待惊郎目。 译文: 询问花神,为何你如此亭亭玉立?忍受了冷艳的独自开放在空旷的山谷。笑对春风无法前行,却有意地被束缚。受困于寒冷的霜露之中,孤独地度过。 每年都是这样
临江仙 · 元旦 卖花声过园林好,唤人沉醉东风。亭前柳映小桃红。称人心意,娇面玉芙蓉。 月云高处迎仙客,绮罗香艳重重。小蓬莱下喜相逢。画堂春满,宝鼎瑞云浓。 注释: 卖花声:词牌名,本调有两首。此调又名“卖花时”、“花犯”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三平韵。 园林好:园林美。 醉:陶醉。 亭前柳映小桃红:亭子前边,垂柳轻拂着桃花,显得格外娇艳。映,映衬。 称人心意:称心如意。 玉芙蓉:比喻美人。
【注释】 ①颧剧:指吴本如中丞宅。②罗在华堂下:形容女子服饰华丽。③尊前撮起殚人娇:形容女子姿容艳丽。④莺语乍:形容女子声音婉转动听。⑤金粉画:指女子的妆容。⑥禅悦暇:形容女子神态悠闲,不拘束。⑦雒浦神仙:指洛浦仙子。⑧香散罢:形容女子香气消散。⑨惟有白云清梦挂:指女子只有白云般的梦境相伴。 【赏析】 此词写一位深闺中的女子,在华丽的环境中,与丈夫欢聚一堂的情景。上片描写她的美丽和高贵
风中柳春夜听雨,各拈一阕。长卿《雨中花》,幼如《雨霖铃》,不害《少年游》,予得《风中柳》 注释:在风中听到的春天夜晚的雨声,我各写了一首词。司马相如的《雨中花》、柳永的《雨霖铃》和苏轼的《少年游》,都是我在这首《风中柳》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瞥眼春光,不见玉人携手。尽平芜、桃花渡口。酽红浓粉,尽教他欺瘦。这回来、可能还有。 注释:一眼望去,春天的景色如此美好,但我却没有看到我的爱人和我一起来
一剪梅·姚太仆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依体口占一首见赠,因效颦寸首奉答 与君先后赋还山。我爱江山。君爱湖山。非关褊性合栖山。叵奈冰山。转忆云山。 投琼佳句到青山。仰止高山。弦绝牙山。而今宿草北邙山。梦破鱼山。泪洒牛山。 【注释】 1. 一剪梅:词牌名。 2. 姚太仆:指作者的朋友姚茂良。 3. 世所重:世上最重视的。 4. 枉驾:屈尊光临。 5. 弇州先生:指王弇州(王世贞)
湖上好花株,花好花残总似奴。 夫似沉沉湖底月,虚无。一在萧关一在吴。 愁月月同孤,说与愁花花向隅。 愁月愁花愁欲死,糊涂。是谁题作莫愁湖。 诗句逐句释义: 1. 湖上好花株:湖上生长着美丽的花朵,如同珍贵的植物一般。 2. 花好花残总似奴:花儿无论盛开还是凋零,都像女子一样美丽。 3. 夫似沉沉湖底月:丈夫的情愫深沉如湖水之下的明月,难以触及。 4. 虚无:空虚而无法捉摸。 5.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作,然后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概括景物的特点;接着分析景物特点中蕴含的情感;最后分析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地解读全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思想感情及作用。此词是酬答之作,应先明确酬答对象“世所重九日枉驾小园,偶谈弇州先生小词”,即姚世勋(太仆)。“传闻海上有仙山”二句是说传闻海上仙山蓬莱阁的传说
诗句如下: 白板船迎秋浪急。绿蓑衣惹山云湿。 译文: 白板船上迎接着秋季的波涛,绿蓑衣被山间的云雾沾湿。 注释: - 白板船:白色的船身,形容小船。 - 秋浪急:秋天的波浪汹涌澎湃。 - 绿蓑衣:绿色的蓑衣,用来遮挡风雨的衣物。 - 山云:指的是山上的云雾。 - 沾湿:被雨水打湿了。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的渔舟图,白板船在秋浪中前行,绿蓑衣在山间云雾中显得格外醒目
诗句原文: 片帆烟雨下孤城。数株新录软、茜红明。春江何似玉人情。风乍起,远渚石桥平。 注释: - 诗句中的“片帆”指的是小帆,而“烟雨”则形容了天气的朦胧和景色的幽静。 - “孤城”指的是孤独的城池,通常用来象征人或物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 “数株新录软、茜红明”中的“新录软”可能是对某种植物嫩叶的描述,而“茜红明”则描绘了这种植物鲜艳的颜色。 - “春江何似玉人情”通过比喻
醉落魄音托本调 青骢紫陌。花丛里戟门深宅。障泥绣锦珊瑚策。问柳章台,折取旧春色。 笙歌日暮能留客。山公沉醉接䍠侧。院西渐隐姮娥魄。拌取明朝,短梦小窗白。 注释: 1. 青骢紫陌:青白色的马在路上跑,形容骑马人的风采。 2. 花丛里戟门深宅:在花簇丛中,有一座大门深锁的府邸。 3. 障泥绣锦珊瑚策:用红色的绸布裹着车马,车上装饰着精美的珊瑚鞭杆。 4. 问柳章台:在杨柳树旁询问路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