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帆烟雨下孤城。数株新录软、茜红明。春江何似玉人情。风乍起,远渚石桥平。
且自说归程。小楼深夜月、炙银笙。蓟门幽梦恐难凭。虽有泪,寄不到金陵。

诗句原文:

片帆烟雨下孤城。数株新录软、茜红明。春江何似玉人情。风乍起,远渚石桥平。

注释:

  • 诗句中的“片帆”指的是小帆,而“烟雨”则形容了天气的朦胧和景色的幽静。
  • “孤城”指的是孤独的城池,通常用来象征人或物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 “数株新录软、茜红明”中的“新录软”可能是对某种植物嫩叶的描述,而“茜红明”则描绘了这种植物鲜艳的颜色。
  • “春江何似玉人情”通过比喻,将春天的江水比作人的柔情。
  • “风乍起,远渚石桥平”中,“风乍起”描绘出一阵微风拂过的情景,而“远渚石桥平”则形容了远处的石桥在风中显得格外宁静。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江城画卷。开篇即用“片帆烟雨下孤城”勾勒出一幅江边孤城的剪影,既展示了诗人的孤寂之情,也体现了江城的静谧之美。接下来,“数株新录软、茜红明”通过对特定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而又不失温柔的氛围。整个画面中,春江被赋予人的情感色彩,春水仿佛能传递人的感情,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和情感表达。

词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春江何似玉人情”与“风乍起,远渚石桥平”之间的对比,一方面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靜,另一方面又突显了诗人内心的波动与不安。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词的层次感,也使得整首词更加深刻地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精细描绘,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它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和理解古代文人生活与情感世界的窗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