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士赞
【解析】 本诗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七言绝句,全诗以景写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飞来寺胜景古迹”点明了题旨,即飞来寺胜景;“空闻榴五色”点出了诗句所要表现的内容,即榴花五色;“幽隐隔蓬莱”描绘了榴花在山中的景象,即幽远的山中;“想在慈山里”,写出了诗人对榴花所在位置的感受,即想象中的榴花生长之地;“云深长绿苔”描绘了榴花周围环境的状况,即浓密的云雾中长满了绿色的苔藓。 【答案】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阙题 - 在古代,许多建筑会设置题词,用以表达建筑的寓意或赞美。这里的“阙”指的是宫门、宫殿的门楼,而“题”则是在门楼前刻写的内容。 2. 十九峰头问去来 - 这里指站在十九峰的山顶,面对远方,思考人生或自然的变迁。 3. 人间福地失蓬莱 - “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山,位于中国东部海域,被视为神仙居住的地方。此处用“失”字,表达了对人间仙境的怀念和向往。 4.
【注】飞来寺:又名灵峰寺,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南。胜迹:优美的遗迹。石上龙:指石壁上的摩崖石刻。磨角,磨制石碑上的龙形图案。霖雨、沛江河:形容雨水充沛,水流湍急的样子。 我曾在飞来寺游览过,看到过那里美丽的自然景观。 石壁上雕刻着一幅龙的形象,那龙像被风磨过一样磨损得很厉害,现在的样子是什么样子? 一阵狂风袭来,天空中的云层突然翻涌,雷声轰鸣,大雨倾盆而下
注释:飞来寺的美景古迹 文犀无处觅,金锁已尘寰。 满目沧江迥,渔舟自往还。 译文:飞来寺的美景古迹 文犀无处寻觅,金锁已经尘封世间。 眼前是苍茫的江水,渔舟在江中来往往来
【注释】1.灵洲:指钟山,又称钟山龙蟠,为南京的名胜之一。2.风流学士:指文士。3.坡仙:苏轼号东坡居士,故称东坡。4.金莲:指御前烛台,因有金色莲花形,故称。5.赤壁:三国时,吴国孙权和刘备联军在赤壁大战后,曾把曹操败退到北方的战船烧掉。6.疏草:这里泛指草木,喻指朝廷。7.炎荒:指炎热的中原大地。8.山斗:比喻山势高峻、气势磅礴。9.清风:指清正廉洁的政治风纪。10.望俨然:形容神态端庄。
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诗人李攀龙。诗中描绘了海珠寺、李忠简公祠的景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1. 玉曙词章绝学难,先生千古此登坛。 - 玉曙:指玉山,这里可能是指作者所在的地区。词章:指诗词文章。绝学:指高深的学问。先生:对人的尊称。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作者所在地区的美景以及他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 2. 风裁何处霜同肃,权贵于今骨尚寒。 - 风裁:指风力。
【解析】 这是一首咏古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古寺的胜景和归山的情思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飞来”点明所咏之胜地,即著名的灵隐寺所在地;“胜迹”是古代帝王贵族游赏的地方,这里指灵隐的名胜古迹。首联描绘了一幅幽静优美的山林图。第二句写诗人与同伴一同归隐山中,持环扣寺还;第三句写千年来灵隐寺的异闻奇事代代相传。“无间”意为没有间隙,表示诗人对佛家禅理的体悟。全诗语言简洁明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飞来寺》。 首联“草玄门外故人疏,抱病天涯叹索居。” 表达了李商隐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草玄门前"是指李商隐曾经居住的地方,而“故人”则是指他的老朋友。这里的“疏”字意味着他们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疏远。而“抱病”和“天涯”则反映了他的身体状况和生活状态,使他感到孤独和无助。“叹索居”则是他对于这种生活的无奈感,因为他觉得自己无法改变现状。 第二联“道直自宜双峡隐
诗句: 一洗中流万斛尘,清风高捲绛帏春。 译文: 洗净了江中的泥沙,清风高卷,如同春天的帷幔。 注释: 中流:江河中段。万斛尘:指泥沙。清风高捲:形容风大到可以扬起尘土。绛帏:红色的帷幕,这里比喻春天的景象。 赏析: 此句描绘了江水的清澈与春风拂面的情景。诗人通过“一洗”和“高捲”两个动词的使用,生动地表达了江水被清洁之后的明净景象,同时也暗喻了政治清明、社会和谐的理想境界
【注释】 峡山:指四川奉节县的峡山寺。凭高目:登上高处远望。 系篷:系上帆布,使船停泊下来。 夹河:指奉节县的长江与嘉陵江之间。吹帽落金风:形容秋风飒爽,凉爽宜人。考槃(pán):即《诗经》中的《考盘》,是一首弃官归隐的诗。吾欲隐:我打算隐居。王通:即司马光,字君实,北宋著名文学家和史学家。 【赏析】 这是诗人罢相退居洛阳后的一首诗。首联写景,颔联抒情,颈联叙事,尾联表明退隐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