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解析】 此诗为作者在长安时作。据《旧唐书·张九龄传》载:“开元初,以本官行尚书左丞相事。……九年,加中书令。”可见,张九龄于开元九年(721年)被升任为中书令。“灼灼青华林”,青华林指皇帝的宫苑,这里借指皇宫。“灵风振琼柯”,形容风声如同玉佩般清脆响亮。“三光无冬春”,指太阳、月亮和星星没有冬天和春天的区别。“一气清且和”,指宇宙间充满了清新之气。诗人用这些自然景物描绘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禀化凝正气,炼形为真仙。忘心符元宗,返本协自然。 - 注释: 禀化,接受造化;凝,凝结;炼形为真仙,修炼成仙体;忘心符元宗,忘却尘世之心;返本,回归本源;协,和谐;自然,天理。 - 译文: 接受天地的造化,凝聚天地之气,修炼成仙体。忘却世俗之心,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遵循自然的法则。 - 赏析: 此句描绘了修炼者如何通过凝聚天地之气,修炼成仙体的修行过程。同时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扶桑(即东晋,因为古代以东为“阳”,西为“阴”)诞初的景象,然后描述自己凌晨时分的行程,前往西域金母家。 "扶桑诞初景,羽盖凌晨霞":这是描绘了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照亮了大地的情景。扶桑是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这里指东晋。羽盖是指车盖,凌晨霞则是指清晨的霞光。 "倏歘造西域,嬉游金母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突然来到了西域,并在金母家里嬉戏游玩。金母是道教中的女性神仙
【注释】 步虚词:道教中用以招神、驱邪、降福的一种歌诀。“众仙仰灵范,肃驾朝神宗”,众神仙仰视神灵之典范,恭敬地驾着车马去朝见神宗。金景:指太阳之光。相照曜:相互照耀。逶迤:曲折延伸的样子。七玄:指《七元经》、《太极图》等七部著作。火炼:比喻用火烧炼。珠宫:指仙境。馀庆:指遗留下的福报。王道:指王者之道。八威:指八种威力。清游气:指清凉的游气。十绝:“十方”之误,指十方世界、十方众生。祥风
【解析】 ①“逸辔”句:骑着马,在紫清宫上飞驰。紫清是道教中所说的仙境名,这里指登仙的仙境。“乘光”句:乘着阳光,迈着飞快的步伐。 ②“阆风”两句:阆风是神话中的风神,传说为天帝之妻。天帝之子,后与西王母相爱,因有二心被逐下凡间。后来他化为凡人,居住在阆风山中。这两句意思是说:隔三天远望,仍可看见阆山上的神仙风神。 ③“玉闼”两句:玉门,即玉关,传说中的天帝所居之处;琼林,用来形容仙人居住的地方
步虚词二首 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诗中“步虚词”是指道教仪式中的歌辞,用来引导神祇和亡灵进入仙界,这里指代神仙居住的洞府。“凝玄液”则是形容神仙饮用的一种神秘液体,可以使人超脱物质世界,达到一种虚无的境界。)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 (诗中的“沧海岛”指的是大海上的小岛,象征着世界的渺小与自己的微不足道。“大罗天”则是指最高的天界,用来形容仙境的广阔无限。)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注释】 ①总辔:指驾驭车马。辔,驾车时套在马颈上的缰绳。 ②凤辇:指皇帝的车。辇,帝王所乘的车子。 ③龙舆:古代天子所乘之车。舆,车。 ④翠霞:形容色彩鲜艳的云霞。 ⑤碧雾:指云雾。 ⑥金台:指仙山。 ⑦玉林:指仙山。墟(xū):指仙人居住之地。 ⑧下方诸:指仙山之下的众神居住之地。 赏析: 首句“总辔行无极”,是说驾着车在天上飞驰,没有界限,意谓超脱凡世,遨游于九天之上。次句“相推凌太虚”
玉剪燕归秋社,木犀香浸云屏。连阴初霁月华清。恼煞碧天风劲。 细露凉生池阁,流云暗度瑶京。羽衣纤指学吹笙。不许人间偷听
步虚词是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它通常以道教信仰为背景,通过描绘神仙世界的飘渺和美丽,传达了人们对仙道追求与向往。在探讨文学作品《步虚词》之前,需要了解其历史背景和艺术特色。 《步虚词》起源于道教仪式中的诵唱活动,其旋律和歌词都充满了神秘色彩,用以表达对神仙的敬仰和崇拜。这些作品通常结构严谨,韵律悠扬,能够反映出诗人对仙境的无限遐想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索。 《步虚词》不仅具有宗教意义
已等镜空弦寂,早忘玉烂香销。绛霄吹落凤凰毛。想惹仙人烦恼。 绝代芳蕤易谢,传家副墨偏工。掌书例入易迁宫。聊仿西青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