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虚词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形式。 诗名: 步虚词二首 作者: 佚名 朝代背景: 无确切信息,但可推测为唐代诗歌。 逐句释义与注释: 1. 褰裳八度外,竦辔霄上游。 - “褰裳”意为提起衣裙,这里指穿上衣服准备出发。 - “八度”可能是指某种距离或高度,具体解释需结合古代文化背景理解。 - “竦辔霄上游”表示在高空中骑马前行。 2. 轩观随云起,偃驾东渟丘。 - “轩观”意为高台或楼观
步虚词二首 门廓广阔天地间,虚无空无方。 丹晨舞七气,朵秀东渟房。 餐吐碧琳华,仰噏飞霞浆。 竦辔绝冥外,眄目抚大荒。 策我绿轩軿,上际于浪沧。 神钧亦寥朗,晻霭晨风翔。 养翮尘波里,纵神非有亡。 千春讵能当
【注释】: 步虚:道教用语,即踏虚步云而行。三洞:指道家所说的上清、玉清、太清三个天界。七真:指道教的七位神仙。飞符:指道士持符咒驱鬼。超羽翼:指道士乘仙鹤升天。焚火醮星辰:指道士烧香拜祭星辰。残药沾鸡犬:指道士用残余药物喂鸡喂狗。灵香出凤麟:指道士焚烧的香气能使凤凰、麒麟出现。壶中:指道士所居之处。无窄处:意谓空间狭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道情诗
《步虚词》 探究道教文化与艺术融合 1. 诗歌创作背景 - 道教文化历史与影响 - 步虚词起源及发展 - 唐代诗人李德裕与作品 2. 诗歌原文及解读 - 原文诗句 - 译文对比分析 - 关键词解释 3. 诗歌意境与象征 - “十二楼藏玉堞中”意境 - 凤凰双宿含义 - 流霞浅酌象征意义 4. 诗歌韵律与音乐结合 - 步虚词音律特点 - 音乐与诗意交融 - 道教仪式中作用 5. 步虚词在宗教中地位
步虚词二首其二 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成三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盘献天帝。 注释:阿母,指神仙的母亲。种桃,比喻生长迅速。云海际,在云端之上。三千岁,形容时间非常久。海风吹折最繁枝,比喻强大的风力。跪捧琼盘献天帝,形容恭敬地奉献。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昆仑山顶的景色和穆天子的舞蹈,赞美了仙人生活的神奇与美好。诗中的昆仑山和穆天子都是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着超凡脱俗的境界
诗句释义及赏析 琼台劫万仞,孤映大罗表。 注释: - 琼台:通常指仙境或神仙居住的地方。 - 劫万仞:形容其高耸入云之极。 - 孤映:独自发光。 - 大罗表:道教中指最高的天界。 译文: 琼台高耸入云,独自发出光芒,照耀着最神圣的天界。 常有三素云,凝光自飞绕。 注释: - 三素云:通常指的是白色、蓝色和黑色的云。 - 凝光自飞绕:光线聚集在云雾之上,形成了美丽的光环环绕。 译文:
【注释】 步虚词:唐代道教仪式中道士唱的《步虚词》是一首咏道曲。其内容为: 太上老君,北阙上清王。 愿得荡魄志,乘鸾游紫微。 此曲多用在宗教仪式中,如唐玄宗时,道士司马承祯入宫讲学,皇帝赐宴于玉清坛,即以《步虚词》为乐。此诗即是应诏而作的《步虚词十首》。“高情无侈靡”,指作者心境高尚,不追求华丽奢靡;“遇物生华光”,指作者在接触外物时能产生美的光彩。“至乐无箫歌”,指最美妙的音乐是无声的
【注释】 爰:从,往。太微:天之南,三光所聚之地,为帝星宿。虚皇:指北极真武君。八景舆:指八方云气。威迟:威严迟缓。玉宸庭:指天子居处,亦泛指宫室。紫轩:紫微垣门。龙汉末:唐尧时代,距今已数千年。辟:开辟,创造。怡然:喜悦的样子。辍:停止演奏。云璈:云状乐器,如云雷之类。希夷:道家用语。指虚无玄妙之道或无欲、无为、恬淡自得的境界。方见造化源:才看到宇宙万物的由来和本源。 【赏析】
译文: 天地之间充满了二气,万物都在不停地变化。而我掌握着变化的规律,能够掌控这变化。我在辽阔的大漠上,遇见的都是清正之气。澄净的元和之气蕴含其中,与自然气息相融合。绛树结出丹实,紫霞流过碧津。用这些来保护孩子,让他们超越形骸的精神。 注释: 1. 二气:指自然界中的阴阳二气。 2. 化机:造化之机,指宇宙万物的变化。 3. 无停轮:万物在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 4. 陶钧
这首诗的原文是: 步虚词十首 三宫发明景,朗照同郁仪。 纷然驰飙歘,上采空清蕤。 令我洞金色,后天耀琼姿。 心协太虚静,寥寥竟何思。 玄中至乐存,淡泊终无为。 但与正真友,飘飖散遨嬉。 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和注释,以及最后的赏析: 1. 三宫发明景:指天上有三大宫殿,发出光芒照耀人间。“发明”即“显现”,指天宫的景色展现在人间。 2. 朗照同郁仪:天空中的明亮之光与地上的景象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