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时,要结合全诗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 (1) 闻武塘信:听到武塘的来信。武塘,地名。 (2) 丧乱馀生在:在丧乱中度过余生。丧乱,指战乱,动乱。馀生,余下的,剩下的。 (3) 干戈此地偏:战争在这里特别激烈。干戈,古代的两种兵器。 (4) 交游无半字:朋友交往没有留下一个字迹。这里说书信往来很少,是因为战事阻隔。 (5) 涕泪续残年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独自坐在双溪桥上的迟月之下,观赏着美丽的月光和美丽的秋光,以及栖鸟、虫声、鹤语等自然景象。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中秋双溪桥坐迟月”是整首诗的开头,描述了作者在中秋之夜,独自坐在双溪桥上欣赏迟来的月亮。这里,“迟月”指的是明亮的月亮,而“迟”则表示月亮出现的时间晚于其他天体。通过这句诗
禾中雨酌 相对满天雨,萧条此一时。 微虫响秋色,深坐过花期。 百感论诗苦,馀生对酒悲。 西南流落客,杜老在巫夔。 译文: 在田间与大雨共饮一杯酒,面对无边的细雨,感到一种萧条的情绪。秋天的蟋蟀声音在空气中回荡,让人感到时间的流逝。诗人独自坐在田间,度过了一个没有花朵的秋天,内心充满了感慨。他深深地感受到诗歌创作的艰辛,余生的岁月都在饮酒和感叹之中度过。作为流亡在外的诗人,他怀念杜甫的才华
往事 往事惟孤愤,萧条一倚阑。 蛩声催鬓短,酒力破愁难。 贫病秋将老,宵眠月易残。 平生流水意,寂寞抱琴弹。 注释: 1. 孤愤:孤独的愤怒或不满。 2. 萧条:凄凉、冷落之意。 3. 蛩(qióng)声催鬓短:蟋蟀的鸣叫声催人衰老,使头发变白。 4. 酒力破愁难:指酒可以暂时忘记烦恼。 5. 贫病秋将老:秋天是疾病和贫穷的季节,暗示自己已经年老体衰。 6. 宵眠月易残:夜晚的睡眠容易中断
【注释】 再简童大:指李白。 天地游逾窄:意指人生道路狭窄。 风骚托更狂:意指李白的诗才更加放纵狂放。 一贫家只立,百感鬓苍茫:意指贫穷的人只能独立面对生活的种种困境。 废笔真成冢:意指李白一生都致力于诗歌创作,最终被世人遗忘。 提壶老是乡:意指岁月流逝,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过从来二士,不遣径苔荒:意指诗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回顾过去的经历,感慨自己的才华和命运。 【赏析】
雅山 久慕探幽赏,兹游雨更奇。 前冈鸣犬子,仄径下鹰师。 岂谓胜怀减,其如秋气悲。 悠悠北山客,采菊寄相思。 译文: 我一直向往着探寻幽静美景的游玩,这次游览却更加奇妙。 前方山冈上,犬吠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为远行者指引方向; 山路陡峭险峻,我像一只鹰一般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 难道是我内心的欣喜之情减少了吗?可秋风的萧瑟让我感到悲伤; 我是一位悠闲的北山游客,采摘菊花寄托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龙母冢 摄衣凌峭壁,藉草酹龙君。 蜕甲松鳞老,回峰树鬣分。 天容海明灭,晚色鸟纷纭。 好倩山灵护,他年誓墓文。 注释: 摄衣(整理衣服):整理衣物,为祭祀准备。 凌(攀登):攀登峭壁。 藉草(在草上祭奠):在山上祭祀。 酹(洒酒表示祭奠):向龙君敬酒以示祭奠。 蜕甲(龙的蜕皮):指龙身上的鳞片。 松鳞(松树的鳞片):指松树的树皮。 回峰:曲折的山峰。 树鬣(树的毛发):指树木的枝条。
汤山 烟雾缭绕的大海并不是单一的景色,秋天的景色使众山都变得混乱。 浮云飘动不止,行者能不返回吗? 霜冻使天根干涸,风使野雉子斑点斑。 将要回家却忘了时间,新月挂在禅关。 注释: 汤山:指庐山。 烟海非一状,秋光乱众山。 烟雾缭绕的大海并不是单一的景色,秋天的景色使众山都变得混乱。 译文: (在庐山上)只见烟雾弥漫,海与山浑然一体,难以辨识。 秋日里,阳光洒在山林间
【注释】 龙湫:龙口的山泉。清泉沁石阑:清凉的泉水渗入石头栏杆中。苔甃危亭上:用苔藓砌成的台阶,建造在高高的亭子上。烟云山骨冷,毛发古潭寒:形容山峰如云烟般朦胧,仿佛有一股冷气渗透进山体的骨骼和毛发之间,使整个山峰都笼罩在寒冷的气氛中。酌月人俱淡:饮月而醉的人都已变得淡然。寻秋梦未残:寻找秋天的梦境还未结束。相期共龙卧:相互约定一起躺在龙身上休息。选地买林峦:选择地方买下山林。 【赏析】
南郭农谈 并坐桔槔上,秋阴正满田。 农谈谙穑事,世双惜流年。 注释:两人坐在桔槔上,秋日的阴霾正好覆盖了田野。农人谈论着庄稼的事情,世人都珍惜光阴。 古桂为薪尽,良苗压水眠。 盘桓忘日昃,村饭又孤烟。 注释:古老的桂树作为燃料已经燃尽,良种的庄稼被水淹着沉睡。他们徘徊不去,忘记了太阳已偏西,村中的饭菜又被风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