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孙贻
注释: 1. 薜萝衣带白纶巾:形容穿着朴素。薜萝:指薜荔,一种植物。 2. 八室相看可结邻:形容彼此地位相同或者相似,可以互相交流和学习。 3. 已自握香称大国:已经掌握知识,成为有影响力的人。 4. 能无搴秀托骚人:没有谁能像屈原一样写出如此优美的诗篇。 5. 采芝不惮来空谷:不怕到深山老林中采集灵芝。 6. 脩禊长应忆暮春:在春天修禊的习俗中,常常让人回忆起春天的美好。 7. 一壑一丘堪独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写了一位高洁的兰花爱好者。 孤芳清韵迥难攀:兰花以其高洁、清香的特性被人赞美。"孤芳"指其独自芬芳,"清韵"指其清新的香气。"迥难攀"表示难以攀登或达到。 长共琴书静掩关:这位兰花爱好者常常闭门谢客,与琴棋书画相伴。"长共"表示经常,"琴书"指琴和书籍。"静掩关"表示静静地关门。 一日知音付流轸,十年幽梦落空山:有一天,他找到了理解自己内心的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红兰其二 注释: 红兰(一种植物),其二,表示这是第二部分的内容。 都梁香窟绕天涯,脂水流膏吐异葩。 注释: 都梁,即檀香木,这里指代了某种香料或香气浓郁的植物。香窟,指香气浓郁的地方。绕天涯,指香气弥漫于天地间。脂流,形容香气如脂般细腻流淌。膏吐,形容香气如膏般缓缓溢出。异葩,指与众不同的兰花。 采处春寒绛宫雪,梦中人到赤城霞。
注释: 红兰 其一 丹房滋穗上虹窗,玫蕊同心本自双。 红兰生长在丹房之中,穗儿像虹一样弯曲着,就像窗户一样。 秋冷佩琼过汉水,春殷啼箸怨湘江。 秋天寒冷时,人们会将珍贵的玉佩放在水中,渡过汉水;春天温暖时,人们会用竹筷蘸取红色的汁液,来表达对湘江的哀怨。 侯家几畹连朱邸,红女留膏粲夜缸。 贵族之家的土地里,生长着红兰,夜晚的院子里,有红色的花在盛开。 似有神仙降空谷,赤绡绛节自幢幢。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茉莉(炎井生寒照洗妆,蛮烟瘴雨路微茫。) - 注释: 炎井生寒照洗妆 - “炎井”指炎热的井水或地热,“生寒”表明温度极高,用来形容茉莉花在酷热中仍能绽放。“照洗妆”可能是指茉莉花在阳光下的明亮色泽。"蛮烟瘴雨"指的是南方地区潮湿闷热的气候。"路微茫"则描绘了在这种环境下行走的艰难或模糊视线。 - 译文: 在炎热的井水中盛开的茉莉花散发着清冷的光芒
夏兰:夏季的兰花。 光风吹遍入朱明,芳信先秋冠紫茎。 光风:和风。朱明:农历正月或二月,即仲春,万物生发之时,这里代指春季。芳信:美好的消息或征兆。紫茎:紫色的茎干,这里指花茎。 已向清和留韵格,久从霜霰荷生成。 清和:清新和煦的天气。韵格,指诗歌的风格,此处指诗意。霜霰:雪珠。荷生:荷花,夏天盛开的植物。 石华九节丛台起,香草三湘百亩盈。 石华:石头花,一种多年生常绿灌木,叶子长椭圆形,有光泽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每句话由两个对仗的分句构成,形式上非常工整。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石氏红兰 - 描述的是一株红色的兰花,可能是石竹或者类似的植物。 2. 沅湘春色满江湖 - 形容春天的景色充满了整个沅水和湘江流域,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 小醉頩颜在玉壶 - 描述一个饮酒的场景,人们小酌之后面颊泛红,仿佛在玉制的酒壶中。 4. 朱草生光流杂佩 -
【诗句解析】 玉簪 - 指的是一种装饰用的小饰品。 拾翠秋丛夕霰深,碧搔头外月沉沉。 在秋天的丛林中捡起翡翠般的小饰品(指玉簪),黄昏时分,天空中飘落着细碎的雪花(夕霰)。在明月的映衬下,它显得格外深沉(月沉沉)。 抽来凤纂茎相照,插傍云翘露半侵。 从凤钗上抽出一根茎,将它插入头发,让它与自己的发丝相互辉映(抽来凤纂茎相照)。玉簪插在旁边的云翘上,露水已经浸湿了它的一半(插傍云翘露半侵)。
【解析】 本诗是一首咏物诗,借咏珠兰来抒发作者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珠兰的外形与生长环境,表达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并以此比喻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愤。 【答案】 (1)珠兰:一种花名。 (2)暗微茫:形容西风萧瑟、沣水寒凉。 (3)鲛客遗珠:指珍珠。 (4)药房:指药铺。 (5)佩冷江皋:指佩戴着的珠兰之花冷寂而孤独地绽放在江边。 (6)绿残金谷:指花落殆尽。 (7)蕊宫纫露:指珠兰花上缀满露珠
风兰 香草罗娑网户看,不须种玉楚江干。 移来棐几云根湿,挂傍疏帘竹影残。 作佩萧萧吹带绿,鸣琴瑟瑟入松寒。 月明悬向床头卧,一夜清芬枕簟宽。 注释: 1. 罗娑:风吹草木摇曳的样子,也形容草木茂密、繁茂的样子。 2. 网户:即“网户”,指用网编织的门户。 3. 不须:不必。 4. 楚江干:长江在楚国一带流,这里泛指长江。 5. 裴几:一种矮小而结实的树。 6. 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