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翠秋丛夕霰深,碧搔头外月沉沉。
抽来凤纂茎相照,插傍云翘露半侵。
玉燕瑶钗零断股,莲花玳瑁可同心。
莫须灭烛留狂客,坠珥香边未易寻。

【诗句解析】

玉簪 - 指的是一种装饰用的小饰品。

拾翠秋丛夕霰深,碧搔头外月沉沉。

在秋天的丛林中捡起翡翠般的小饰品(指玉簪),黄昏时分,天空中飘落着细碎的雪花(夕霰)。在明月的映衬下,它显得格外深沉(月沉沉)。

抽来凤纂茎相照,插傍云翘露半侵。

从凤钗上抽出一根茎,将它插入头发,让它与自己的发丝相互辉映(抽来凤纂茎相照)。玉簪插在旁边的云翘上,露水已经浸湿了它的一半(插傍云翘露半侵)。

玉燕瑶钗零断股,莲花玳瑁可同心。

玉燕形状的玉钗已经断裂成两截,莲花形状的玳瑁玉钗可以紧紧相连(玉燕瑶钗零断股)。像莲花一样美丽、坚固的玳瑁玉钗可以紧紧相连(莲花玳瑁可同心)。

莫须灭烛留狂客,坠珥香边未易寻。

不要熄灭蜡烛让客人留下来,因为掉落的玉珥还留在香气弥漫的地方(坠珥香边未易寻)。

【译文】

在秋天里,我在树林里捡到了一只翡翠色的玉簪,黄昏时,天空中飘下了一片片雪花。在明亮的月光下,它显得更加沉静。我从头上拔下来一根凤凰钗,把它插在我的头发上,使它与我的头发互相辉映。玉簪插在我的旁边的云翘上,已经有些露水浸湿了。我的玉燕形状的玉钗已经断裂成了两截,而我的莲花形状的玳瑁玉钗可以紧紧地绑在一起。不要让蜡烛熄灭,让客人留下来。因为我的掉落的玉钗还在香气四溢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以“玉簪”为题,描绘了一个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郁的情感色彩。

首句“拾翠秋丛夕霰深”,描绘了一个女子在秋日的树林中寻找翡翠色玉簪的场景。她的身影在夕阳下拉得很长,仿佛是一幅动人的画卷。接着,她将翡翠色玉簪插在头发上,让它与自己的发丝相互辉映,展现出一种美丽的形象。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句子则描绘了她在等待丈夫归来的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磨难:玉钗折断、玉簪掉落、蜡烛熄灭……这些细节都展现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莫须灭烛留狂客,坠珥香边未易寻”,则是对整首诗歌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女子不再需要等待丈夫的回家,因为她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去面对一切困难。同时,她也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决心改正自己的行为。因此,她不再让蜡烛熄灭,也不再让丈夫留下过夜。

这首诗以“玉簪”为题,通过描绘女子寻找翡翠色玉簪的过程和等待丈夫归来的经历,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它也揭示了人性中的弱点和不足之处,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人,避免让自己陷入困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