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五松园赋松三章 其一 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 巢有新乌语,墙多老藓痕。 风声如水至,日气与阴昏。 百岁东邻叟,掀髯让尔尊。 注释: 五松园:指作者居住的地方,也借代诗人自己的住所。 亭台:古代供人们休憩和观赏风景的建筑。 兀兀:孤独的样子。 巢有新乌:鸟儿筑巢。 新乌语:指小鸟在树上筑巢,发出的声音。 老藓痕:墙上苔藓的痕迹。 风声如水至:风吹过松树时发出的声响像水声一样。 日气:阳光。 阴昏
【注释】天堑:指长江,因黄河与长江夹成一道大峡谷。吴楚:泛指今江苏、浙江一带。秦岘:在陕西商县西北的山中,相传为春秋时秦文公所筑。修陵:即“萧梁”。南朝宋文帝刘义隆起兵北伐,建康(今南京)被攻陷,他自缚出降,后死于丹阳(今属江苏)。 【赏析】这是一首咏叹祖国山河的诗。首联写江水横贯南北,把吴、楚两地紧紧联结起来。颔联写长江东流,孤峰直插秦岭,西去的鸟儿飞向萧梁故城。颈联写北固山上有座寺
【注释】: 隐隐:隐约。小帆:小船。山:这里指江边的山。瓜步:古县名,在今江苏六合县南长江北岸,与南京、镇江隔江相望。梦溪:水名,源出江西南昌,流经九江,入鄱阳湖。白鹇:一种白色的野鸟,也作“鶂”。邗沟:即邗沟运河,又称“邗沟河”,位于中国江苏省北部,是古代沟通淮河和长江的重要航道。萸湾:地名,位于扬州市东北。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江行的景色,表现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
【注释】 素蕾:白色的花蕾。三桠草:即马齿苋,一种植物。斜寮开饼市:斜着的屋檐下摆满了卖饼的摊贩。别径:另一条小路。颓石:残破的石头。眠犬:蹲卧的狗。凄风:寒风。落病鸦:受伤的乌鸦。谁携橐驼瓮:谁提着陶罐来浇灌。 【译文】 白花如素蕾三桠草,纷乱如同荠麦花。 斜着屋檐摆满了卖饼的摊贩,另一条小路上走过一辆煤车。 残破的石头旁边蹲卧着一只狗,冷风中落下了一只受伤的乌鸦。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以及其注释和赏析: - 诗句: 玉笋拥仙班,春灯十二鬟。露樽传柳出,风笛送莺还。 - 译文: 如同玉笋般挺拔,仿佛神仙般的阵容,十二盏春灯如花般绽放。露水润湿了酒杯,柳枝随风飘动,仿佛在为人们传递欢庆的消息;风笛声中,黄莺也欢快地返回,似乎在向人们报喜讯。 -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宴会景象的诗歌,诗人通过对宴会中人物、物品、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
诗句原文: 山风动晴翠,暮色似初秋。所惜君能饮,荒村无酒楼。高天云不断,歧路梦难留。箧有离骚在,长歌止别愁。 注释: - 山风动晴翠:形容山林间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 - 暮色似初秋:描绘傍晚的景象如同秋天一般。 - 所惜君能饮:表达对对方饮酒能力的赞赏。 - 荒村无酒楼:描述一个偏僻的村庄,没有酒馆。 - 高天云不断:描绘天空中云彩缭绕,连绵不绝。 - 歧路梦难留
【注释】 南门:指楚国都城郢都。 尚:还。 祢衡(nǐ héng):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善辞令,有“八斗之才”的美称。后因被曹操所杀而遭忌恨,时人作诗讽刺他。 苏秦: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因游说六国联合抗秦而名垂千古。后来因事受秦国的追捕,改名为“从”,逃亡到洛阳一带。 踽踽(jù jù):孤独的样子。 仙仙:飘逸、超俗。 水天:指江水与天空相接的地方。 赏析: 首联“南门驱马别,怅矣隔三年”
这首诗是酬许同年的诗作,共四章,这是其中的第二章。 我们来逐句分析: 第一句“识蕃空有孺”,意思是在吐蕃(古代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北部)生活了很长时间,但始终没有机会与家人团聚。这里的“识蕃”指的是作者在吐蕃的生活经历,而“孺”则是指他的家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第二句“爱李不逢韩”,意思是虽然很喜欢李白,但却无缘与李白相见。这里引用了李白和韩愈两个人物
天门扬翠葆,昆柱泄黄流。 注释:天门山高耸入云,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宛如绿色的宝盖;山中的水流如黄金般流淌不息。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和清澈的流水,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晓飐三霄鹤,秋驯万里鸥。 注释:清晨时分,几只翱翔在高空的白鹤展翅欲飞;秋天时,一群群远渡重洋的海鸥悠然自得。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白鹤和海鸥的形象
诗句:飞毂闹烟沙,燕京三月花。 译文:尘土飞扬的街道上,燕京三月里盛开着鲜花。 注释:飞毂(gǔ)闹,尘土飞扬,形容街道繁忙。燕京(今北京),古称。三月花,指春天的花朵。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象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赞美。诗中“飞毂闹烟沙”形象地描绘了街道上的繁忙景象,而“燕京三月花”则展现了春天的美景,两句一前一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