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
巢有新乌语,墙多老藓痕。
风声如水至,日气与阴昏。
百岁东邻叟,掀髯让尔尊。

五松园赋松三章

其一

亭台都废尽,兀兀五松存。

巢有新乌语,墙多老藓痕。

风声如水至,日气与阴昏。

百岁东邻叟,掀髯让尔尊。

注释:

五松园:指作者居住的地方,也借代诗人自己的住所。

亭台:古代供人们休憩和观赏风景的建筑。

兀兀:孤独的样子。

巢有新乌:鸟儿筑巢。

新乌语:指小鸟在树上筑巢,发出的声音。

老藓痕:墙上苔藓的痕迹。

风声如水至:风吹过松树时发出的声响像水声一样。

日气:阳光。

阴昏:阴暗。

百岁东邻叟:一个活了百岁的老人。

掀开胡须:形容老人的威严。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五松园赋松三章》的第一首。诗中描述了五松公园中的松树依然生机勃勃,虽然周围的亭台楼阁都已经废弃,但这些松树仍然独自屹立不倒,显得格外醒目和坚韧。诗人通过对这些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生命力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和敬畏。同时,诗人通过描写松树周围的环境,如鸟巢、苔藓等,以及风吹过松树时发出的声音,进一步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最后,诗人以百岁老人的形象结束全诗,表达了对于生命和岁月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生动,语言优美,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