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诗句释义: 1. 层云作緅色,电影射津门。 - 层云:指的是天空中的浓密云层,颜色为白色,形状像被加工过的布料。 - 緅色:形容云的颜色如同经过处理的布料一样,洁白而光滑。 - 电影:在这里可能是指光线照射下来,形成的效果。 - 射津门:津门是古代城市或关口的名称,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点。 2. 雨挟荒沙去,风追鸷鸟奔。 - 雨挟:指雨水携带着泥沙一起落下,形象地描绘了雨水和沙土混合的情景。
城东废园四章 其三 【注释】 桃:这里指桃花。 攀:折。 燕子:这里指燕子飞回旧巢,也暗指人回到故乡。 邻:近邻。 故事:往事。 荒难:荒凉,难以为继。 莫挥:不要挥手。 断红:落花。 漂:飘浮。 暗井:无底的井。 积绿:积冰。 横矶:横卧在水上的石头。 隔柳阑干:横在柳树旁边的栏杆。 暮晖:傍晚的阳光。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谓所作的《城东废园四章》中的第三篇。诗中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
【注释】 大野:指广阔无垠的田野。三章:这是曹操的《短歌行》中的一首,共三章。其一:第一句。平山:山平如砥。巨浸:大池。返车:返回车驾。犊口:牛栏。卑难塞:难以填塞。马颊:地名,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为黄河支流浊漳所经,地势险要。疏:通“梳”,梳理。浩浩:水波浩荡的样子。卷风柳:形容水势汹涌。飘飘沈水苴(jū):飘动的水草。宣防:指汉文帝时张敞的治河方略,即开导河川,使之东流入海。遗策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携尊听我歌” - 携带着酒壶,我聆听着歌曲。 - 关键词:“携尊”、“听歌” - 赏析:诗人通过携带酒和音乐,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清泪敝裘多” - 我的泪水湿润了破旧的皮衣。 - 关键词:“清泪”、“敝裘” - 赏析:这里的“清泪”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哀愁或者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而“敝裘”则可能指代诗人生活的艰辛或简朴。 3. “去水去帆急”
铃骑 铃声急响驱散尘埃,南方骑兵飞来边疆。 传言消息渺茫难解,侧耳倾听令人惊猜。 圣上忧虑谁能安慰,百姓死亡亦觉哀伤。 长天风色猛烈激荡,终使尘世荡涤干净。 注释: - 铃骑:指的是在战场上骑着马快速前进的军队,这里用来比喻迅速到来的军队。 - 铃急远尘开,南州飞骑来:形容铃声急促,尘土被驱散,南方的骑兵如飞般前来。 - 传言极茫昧:传闻的消息模糊不清。 - 侧耳一惊猜
托身蝴蝶里,憔悴老王孙。 注释:我像一只蝴蝶一样栖息在废园中,已经变得憔悴不堪,如同古代的王孙一样。 译文:我就像一只蝴蝶一样栖息在废园中,已经变得憔悴不堪,如同古代的王孙一样。 马少花当路,人稀棘满门。 注释:门前的马少了,花儿也凋零了;院子里的人也稀少了,荆棘却长满了。 译文:门前的马少了,花儿也凋零了;院子里的人也稀少了,荆棘却长满了。 照墙山自媚,蔽树屋先昏。 注释
晓泊朱姬庄 渔台闻晓笛,湖气入单衾。雁外落残月,鸥边明远岑。愁多因梦短,凉重觉秋深。一角木兰寺,苍茫何处寻?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晓泊朱姬庄》。诗中描绘了清晨在朱姬庄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向往。 首句“渔台闻晓笛”,以渔台为背景,听到清晨的笛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扬的氛围。“湖气入单衾”则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的早晨,湖面上的薄雾与微风拂过
【注释】 ⑴滃州:指元末农民起义军在广西的据点,即南宁。一夕陷:一夜之间便失守了。 ⑵兵气惨难舒:战争的气氛使人难以平静下来。 ⑶王粲无侯骨:典出《后汉书·王粲传》,王粲曾为荆州牧刘表的幕僚,他死后,曹操派人去祭奠,见他只有一床破絮被,十分感慨。此处借以喻娄皋之死,无人为之送丧。 ⑷陶潜有遁庐:《世说新语·言语》载,陶渊明退隐时,常住于田园之中,故称其“遁庐”。这里用此典故,是说他虽然隐居不仕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 (1) “泊舟胥门蔡学洲陈佐钧过慰”这一句是诗人自述在胥门泊舟,遇到蔡学洲、陈佐钧两人。“未敢遽疑梦”,表明诗人对二人的出现并没有感到惊讶;“分明是昔颜”,表明诗人对陈佐钧的外貌特征十分熟悉。这两句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相见的惊喜之情。 (2) “苦情焦短烛,暗爽逼遥山。”意思是说
【注释】 济宁:地名,今山东曲阜县。 云鸟向天没,烟帆捩郭行:指船在水上行走,云雾缭绕的山峦好像在向天空消失。 凉风雕柳色:指微风吹过,使柳树的颜色变得苍劲有力。雕刻:修饰、美化。 急雨送潮声:指大雨来临,潮声阵阵。 上驿安山抱,高原洸平:指上边的驿站背靠着青山,高高的高原平坦如镜。 贺公留宴处:指贺知章的宴会地点。 楼槛尚峥嵘:指楼上栏杆还像当年一样高大挺拔。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