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饭后门外小立 释义:吃过午饭,在门外静静地站一会儿。 译文:吃完午饭后,我在门外静静地站着。 注释:吃完饭、静、门 初日邻墙草,绿光浮我衣。 帘疏人出影,花转鸟停飞。 静得物之寓,闲招暇者机。 良时供饱立,须悔昔劳非。 译文:初阳下,邻墙的草儿绿油油地映入我的衣裙。阳光透过窗帘缝隙射下来,人影晃动。花朵随风旋转,鸟儿停在枝头。我静静欣赏这美妙的景象,悠闲地打发时光。美好的时光让我陶醉其中
闻定海城陷五章 其五,诗句原文为“覆有前车鉴,民逋地一空。守难群力借,弃与敝襦同。”。 姚燮的《闻定海城陷五章 其五》是一首充满悲壮和无奈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牺牲的哀悼,展示了战争的无情和人性的脆弱。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心和担忧,以及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和呼唤。 “覆有前车鉴”意味着提醒后人要吸取历史教训,防止类似灾难再次发生
南郊散步 气凉蛙水阔,云重雁天深。 不断遥村树,都遮抱郭岑。 客多秋叶思,农有晚禾心。 近夜商风急,吾衣薄未任。 译文注释 注释: 南郊散步 天气转凉,青蛙叫声更显响亮,水波也更加宽广;天空中乌云密布,仿佛与天相接。 不断遥村树,都遮抱郭岑。 远处的村庄,树木在风中摇曳,遮住了周围的山丘和村庄。 客多秋叶思,农有晚禾心。 诗人感叹秋天的叶子纷纷飘落,农民们在收割完庄稼后
【注释】 1. 夏日饮甬江市楼:夏季在甬江边的市楼上饮酒。 2. 远浦一痕绿:远处的江面只有一点绿色。 3. 沙鸥有眷心:沙鸥对人有依恋之心。 4. 水凉忘日暑:水冰凉,忘了太阳炎热。 5. 地迥得楼深:地方远离喧嚣,高楼深入其中。 6. 静市收鱼气:城市安静,收拢了鱼腥味。 7. 和风散荔衿:和煦的微风把荔枝花的香气吹散。 8. 聊从朋辈乐:姑且跟着朋友们一起享受快乐。 9. 浅酌醉能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要求分析这首诗的“艺术手法”,答题时既要回答出诗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还要注意这些艺术手法的作用。 “黄叶不成秋,乱峰都在楼。”诗人写景起句,以萧瑟的秋色烘托悲凉的气氛。诗人用笔轻灵,一气呵成,不露声色,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不成”二字,写出了秋风萧瑟,黄叶纷飞,给诗人带来的无限伤感
注释: 闻定海城陷五章 其四:闻,听到。定海城沦陷。五章,这里指《五言诗》。 莫救城门火:救,挽救。城门的大火无法扑灭。 池鱼枉恃存:池塘里的鱼,白白地依赖着生存。 有端开愤隙:有了借口就打开了仇恨的缝隙。 无术慑骄魂:没有手段使骄傲的人畏惧。 眚气连山白:灾祸之气弥漫到山间,天空一片白色,象征灾难。 焦流入隘浑:焦土流入狭窄的河道,河水混浊不清,形容战争的惨烈。 乱尸如败叶,漂过吉祥门
【注释】 孤立:孤立于天地。指诗人孤独地面对艰难处境,而无人可依靠。一振金天气:形容诗人在困境中奋发努力,振奋起精神。 恩回肃杀中:意谓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仍得到朝廷的赏识和恩惠。 万心秋与俟:指众多的人都在等待时机。 暗谷留暄日:指在黑暗的山谷中,太阳依然可以留下温暖的光华。 青界击罡风:指在广阔的天空下,强大的旋风依然存在。 【赏析】 这是一首写自己身处逆境,但仍然坚持奋斗的诗
【解析】 1. 本诗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敢肆鲜卑胆,来从内地窥”,写夷人之大胆无畏和蛮横无理。第二联“斤将伤到鼻,燃已急当眉”写夷人用火轮兵舰向海口进犯,其凶残程度令人震惊。第三联“云压三江动,乌啼万井危”写海口受敌,三江震动,百姓惶恐不安。尾联“要津犹可据,吾忆李鸦儿”写面对强敌,作者仍怀有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 2. 本诗中“敢肆鲜卑胆,来从内地窥”一句,关键词是“鲜卑”、“胆”。鲜卑
送娄皋还通州二章 其一 可怜垂塌翼,不作健鹰飞。 难苦三吴客,飘摇一舸归。 从戎心未老,草檄愿都违。 积悃抒何自,临行涕与挥。 注释:垂塌翼:像要折断的翅膀一样。作健鹰飞:展翅高飞,像健壮的雄鹰一样。难苦三吴客:形容在三吴(今江苏苏州、浙江杭州、福建福州一带)遭受苦难。飘摇一舸归:乘着小舟,在江上飘荡着回家。从戎心未老:参军入伍时,内心充满豪情壮志。草檄愿都违:草拟文书,希望能得到朝廷的支持
注释: 1. 赁百梁桥南杨氏屋:租住位于百梁桥南面的杨氏房屋。 2. 移家寓居杂述十三章:这是一首名为《杂述十三章》的作品,作者在诗中记录了自己搬迁到新居后的所见所感。 3. 其十一:这是第11章,即这首诗的第十一节。 4. 睡醒闻乱叶:醒来时听到树叶被风吹得乱糟糟的声音。 5. 犹道是哀笳:还以为是悲哀的胡笳声。 6. 起拓西窗坐:起身走到西边的窗户前坐下。拓,指推开、拉开的意思。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