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燮
【注释】 秋尽:秋季结束。横霜:结霜,即凝霜。沙寒:沙滩冷清。荻叶黄:芦苇的叶片变黄。垂云:指低垂的水气。残雁不成行:落日余晖下的大雁已飞得零乱不堪。我向孤峰立:站在孤独的山峰上。天真万里长:天地广阔无比,无边无际,如“天真”一般。远烟摇动处:远处的烟雾轻轻飘动。隐隐见帆樯:隐隐约约地看到了船帆。 【赏析】 《秋夜泊舟江口》是唐代诗人张祜创作的一首五律诗。此诗以写景为主
【注释】 垂琴:弹奏乐器。齐下轸,指琴声从屋檐上落下。密砚蓄泓波,指砚池积水。其理得诸静,其道理在于清静。相资,互相帮助。良足多,很值得赞赏。檐高山却俯,雨后山高而小。雨罢客能过,雨后客人容易通过。聊与扫禅榻,姑且打扫禅床。微吟对薜萝,低声吟诵着《诗经》。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雨后闲居时写的一首咏物抒情诗。全诗紧扣“雨后”这个题意,写雨后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心情、感想,写得很有特色。
水乡 窈峦抱幽翠,背海自成村。 隐隐落犬吠,斜斜见竹门。 风香知酿气,烟湿是炊痕。 尽日无晖照,水乡林易昏。 注释: 1. 窈峦抱幽翠:形容山峦重叠,被郁郁葱葱的绿色所环绕。 2. 背海自成村:“背海”指的是水乡远离海岸线,而“自成村”则意味着这里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建立家园。 3. 隐隐落犬吠:形容远处传来的狗叫声时隐时现,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4. 斜斜见竹门
海雁 海雁瞥已遥,天云澹欲消。 古心投契阔,时物敛萧条。 屈子若为怨,陶公如见招。 青山吾旧侣,依柳拥孤髫。 注释: - 海雁瞥已遥:海雁飞得很高很远,视线中已看不见了。 - 天云澹欲消:天空中的云彩淡薄,似乎即将消失。 - 古心投契阔:古代的心意和现在的心意相契合。投契,指彼此心意相通。 - 时物敛萧条:时光流逝,物态萧瑟。 - 屈子:屈原,古代诗人,这里代指文人。 - 若为怨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贴帘花转明 - “贴帘”指的是窗户上的布帘,常用于隔断室内外的光线。“花转明”形容花朵因阳光照射而显得分外明亮。 2. 鸟亦有娱声 - 这句话表达了春天的到来让鸟儿也变得欢快,它们的歌声为这明亮的早晨增添了活力。 3. 天扫积旬翳 - “天扫”意味着天空的尘埃被吹扫一空,使得天空变得清澈无云。“积旬翳”指长时间的阴霾被扫除,带来明朗的天空。 4. 客生如许情 -
【注释】 事静:事,指生活。静,安静的意思。 天风高避牖,海雨暗欺灯:天上的狂风把窗户吹得很高,海面上的暴雨使灯火也模糊不清了。 事静寒方觉,愁消酒略胜:当一切平静无事的时候,才感觉到寒冷;忧愁消散时,喝酒也感到少了一点滋味。 安居资寂地,穷路识良朋:在偏僻的地方安居下来,需要清静的环境;在穷困的道路上结识朋友,需要真挚的友谊。 践得空山约,吾当斥鴳矜:践履,实践、实现。空山,即深山。约
译文 鹪鹩(一种小鸟)谋划一次饱食,绕树环飞。 守命而惩戒奢侈欲望,驯养自然来养成逸乐机巧。 鸡笼里没有稻谷,凤凰的羽翅上却长着苔藓。 在巢中托身安稳,但想高飞不敢奢望。 注释 1. 鹪鹩:鹪鹩(jiāo liáo),即鹪鹩鸟,是一种小型鸟类,以其精巧的巢穴和对资源的节约利用著称。 2. 谋一饱:谋划一次吃饱,指鹪鹩为了生存而努力寻找食物。 3. 环飞:盘旋飞翔
回梦得鸿意,长天罢朔风。 山高愁月缓,苔静识堂空。 劳悴关心始,年华在酒中。 沈怀师大造,默地有神工。 注释: 1. 回梦得鸿意:梦中得到了鸿雁的讯息,意味着有所期待或启示。 2. 长天罢朔风:漫长的天空中没有了朔风(指北方的寒冷风),表示天气转暖。 3. 山高愁月缓:高山之巅,月光显得柔和缓慢,象征着心境的宁静与超脱。 4. 苔静识堂空:苔藓静静地感知到厅堂空旷,暗示着某种空虚或寂寞。 5.
柏 雕零万树色,孤柏见冬心。 雨急蒸龙气,风高逼鹳吟。 媚人无热意,爱尔有清阴。 愿结一椽屋,时眠听瀑琴。 注释: 柏:柏树 雕零万树色,孤柏见冬心:形容许多树木在冬天的寒冷中凋零,而只有这一棵松柏仍然坚韧不屈。孤柏见冬心:只有一棵柏树依然屹立在冬天。 雨急蒸龙气,风高逼鹳吟:大雨滂沱、狂风怒吼的景象,如同龙的呼吸,鹤的鸣叫。 媚人无热意,爱尔有清阴:虽然万物都显得冷漠
【解析】 “暗礁森顽铁”句,暗礁比喻困难,顽铁比喻困难重重。 “崖心千树转,鸟背一村冥”句,崖心比喻艰难困苦的生活环境。 第三联“役世愁辕马”句,役世比喻为世所役使。 第四联“营巢感睫螟”句,营巢比喻辛勤经营。 第五句“今宵幽涧瑟,将我梦来听”句,幽涧比喻清幽寂静的生活,将我比喻自我,梦中听瑟比喻在梦中倾听美好的生活。 【答案】 下南渡 暗礁森顽铁,风颠簸去舲。 崖心千树转,鸟背一村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