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逢升
崇祯四年秋天,我重修三洲岩题壁。 岩内造成一大堂,千精百巧与谁当。 无心幻出云窝洞,有志登临居上方。 白日得闲过白日,风光莫负好风光。 天公知我好幽景,故把三洲别业庄。 注释: 1. 崇祯四年秋月:指的是崇祯四年的秋天。 2. 重葺三洲岩题壁:指重新修复了三洲岩上的题壁。 3. 岩内造成一大堂:在岩内建造了一个宽敞的大堂。 4. 千精百巧:形容非常精细、巧妙。 5. 无心幻出云窝洞
这首诗是崇祯四年(1631年)秋天,作者重修三洲岩时所作。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韵,共十四行。 第一句:“磴道巉岩叠几重,振身且上至人峰。”意思是:山路陡峭险峻,层层叠叠。攀登而上,直至天门山的绝顶。 第二句:“浑无尺地千盘险,别有蓬莱一洞通。”意思是:四周没有寸草之地,千回百转都是险路。而天门山却别具一格,有一洞通向仙境。 第三、四句:“平草荒塘今李白,茂林丰草□桃红
译文: 在崇祯三年冬至日,我在三洲岩题诗。 我看着这三州的景色,江山如画一望无际。 白云村有几处点缀,菉树馆是真人隐居的地方。 闲坐亭中石头,静观洞里春天。 青霄昂首,接近天空,竹杖欲飞尘。 注释: - 崇祯三年:指的是1630年,这是明朝末年的一年。 - 冬至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和一年的终结。 - 三洲景:指的是三洲的美景,三洲可能是指中国的三个主要岛屿或地区。 -
崇祯辛未仲秋日题三洲岩嵌石巉峰近水旁,坐看日月带长沧。 风清烟雾飘亭屋,云淡斗星射馆厢。 四野耘田歌麦秀,五经勤诵夺文光。 相看不尽飞扬意,欲做岩中白鬓郎。 注释: 1. 崇祯辛未:指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 2. 三洲岩: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是一处风景名胜区。 3. 嵌石巉峰:形容岩石险峻陡峭,犹如刀削斧劈一般。 4. 水旁:靠近水边的地方。 5. 日月带长沧
磴道巉岩叠几重,振身且上至人峰。 浑无尺地千盘险,别有蓬莱一洞通。 平草荒塘今李白,茂林丰草□桃红。 愿天社稷万年秀,乐□云窝百世隆
嵌石巉峰近水旁,坐看日月带长沧。 风清烟雾飘亭屋,云淡斗星射馆厢。 四野耘田歌麦秀,五经勤诵夺文光。 相看不尽飞扬意,欲做岩中白鬓郎
吾看三洲景,江山一望蘋。 白云村数点,菉树馆真人。 闲坐亭中石,静观洞里春。 青霄昂首近,竹杖欲飞尘。
明代诗人李逢升,号含真,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诗歌创作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明代文学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以下是对李逢升的具体介绍: 1. 生平背景 - 家族出身:李逢升,德庆人,李伯震之后。他的家族在明末清初有一定的影响力。 - 监生身份:在明思宗崇祯年间,李逢升以监生的身份出现在历史舞台上。这表明他在当时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和政治背景。 2. 作品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