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民
【注释】 渊明: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归去来图: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有“归去来兮”之句,后人遂以“归去来图”作为隐逸生活的代称。 先生:指陶渊明。向来:以前。寄傲:寄寓傲岸之情。肯:岂肯,岂敢。小儿:这里指世俗之人。 笑指:微笑着指点。田园:泛指农村田园景色。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答朋友之作。友人曾作一题,即《送人还吴》。这首诗就是诗人对这一题目的回答。全诗从陶渊明自比写起
注释:史遂良酒债,从来欢伯气和,何故督邮味恶?陶令无钱但赊,潘子著水不错。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过的《丑奴儿·醉中作》中的一句。全词的意思是:从来欢伯(即贺知章)的气度和蔼可亲,为什么却成了督邮(官名,掌监察州郡官吏之职)那样令人厌恶的人呢?陶潜没有钱却赊酒,潘岳(字安仁,晋朝人)穿着衣服在水里游泳,都没有错。这句诗表达了词人对古代人物的评论,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情绪
【注释】 狡兔:狡猾的兔子;空有三穴:指三处洞穴,比喻三个地方或三种选择。首鼠:形容迟疑不决。股慄:因恐惧而发抖的样子。从渠:任凭它。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畏敌如虎的投降主义政策的愤慨。诗中用“狡兔”喻金兵,以“首鼠”喻宋廷,以“我辈”自居,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全诗语言质朴,直率,表达了诗人渴望恢复中原、报国立功的强烈愿望
注释:史遂良因为欠债,家里贫困,他与当炉卖酒的人商量,把酒卖掉来还债。他问到街头酒价多少,便向江头讨要酒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谪时所作。诗中描写了因债事而卖酒的史遂良的生活遭遇,以及他在街头讨债的情景。诗人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人物的命运遭遇,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境遇的同情
【注释】 窦子温江山图:指《江山秋色图》。 醉里:喝醉了。 扁舟:小船。 几屐云山:几座山峰像穿着云鞋似的,即云山倒影在水面上。 长天:辽阔的天空。 一色:同色,一片。 明月清风两闲:明月和清风各得其所。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的大意是写一幅画中的景象,描绘的是一幅江山秋色图。 前两句“醉里扁舟烟浪,望中几屐云山”,意思是说,我喝得酩酊大醉,在船上飘荡在烟波浩渺的江面之上,眼前有如仙境一般
注释: 老杜醉归图:描绘了杜甫在长安城醉酒归来的情景。 寻常行处酒债:指杜甫经常饮酒,因此欠下了债务。 每日江头醉归:指杜甫每天傍晚都会到江边喝酒,然后醉醺醺地回家。 薄暮斜风细雨:描绘了傍晚时分的天气,细雨斜风,显得有些凄凉。 长安一片花飞:指在长安城中,到处都是飘落的花瓣,仿佛在飞舞。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杜甫醉酒归来的情景,展现了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热情。诗中运用了许多意象
中秋 三百六旬岁周,一十二度月圆。 试问姮娥甲子,和闰到今几年。 译文: 月亮在夜空中圆满如盘,照耀着大地,照亮了人们的心房。 我想起了古代的嫦娥,她曾在月宫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而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个中秋节,让我们一起品尝月饼,赏月,祝福彼此。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为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性的词语,如嫦娥、甲子等
【注释】 伯德:晋代张华的字,因称其为“张伯德”。张长史:即张芝。张芝是三国魏时期的书法家。帖:这里指书法作品。邺侯:指西晋权臣石崇。石崇曾用金箔装点他的书札,所以后人称这类书札为“邺侯纸”,又称“金错刀”。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语意双关。上句说不要在去严陵(今浙江桐庐)买鱼的时候顺便去买菜,下句说不要为了换鹅而劳驾王逸少(王羲之)。王逸少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善于写楷、行、草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论功终是猎犬,见事不如擒虎”的意思是:论功绩最终是捕狗的,见识事情不如捉老虎的。诗人以猎犬比喻那些只知追逐功名、不务实际的人,以老虎比喻能识时务、干实事的人,表达了自己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愿望和志向。“我愿一识荆州,人道莫逢玉汝”的意思是:我想在荆州结识朋友,人们说你有如美玉一样的品质。诗人以玉来比喻自己的高尚品质。 赏析: 首联点明主题
【注释】 雪庵:指元代画家王冕。钱过(1230—1300),字舜举,号铁笛道人,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元代诗人、画家。 清梦:比喻高远的理想。 高情:高尚的情操。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是作者对友人王冕所画梅花图的题咏之作。 “已把传神画谱,又看格在诗评。”此句为起句,说明自己已经把王冕的梅花画当作了传神的画谱来研究,又把它作为诗歌的评价标准。“传神”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