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从来寄傲,肯向小儿鞠躬。
笑指田园归去,门前五柳春风。
【注释】
渊明: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归去来图: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有“归去来兮”之句,后人遂以“归去来图”作为隐逸生活的代称。
先生:指陶渊明。向来:以前。寄傲:寄寓傲岸之情。肯:岂肯,岂敢。小儿:这里指世俗之人。
笑指:微笑着指点。田园:泛指农村田园景色。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答朋友之作。友人曾作一题,即《送人还吴》。这首诗就是诗人对这一题目的回答。全诗从陶渊明自比写起,表达了自己对田园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接着又以陶渊明自比,表明自己决不向世俗低头;最后,以笑指田园归去,门前五柳春风相结,抒发了诗人归隐田园的豪情壮志。
首联“先生从来寄傲,肯向小儿鞠躬”,诗人首先把话题引到陶渊明身上,说陶渊明从来就寄意傲岸,不屑于屈身俯就。这里,诗人用了两个典故:一是用《庄子》里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比喻自己的抱负宏伟;二是引用“陶潜白日不到处,朱门闭万户”(《乐府诗集·君子行》),说明自己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甘心隐居山林。这两个典故,一方面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坚贞的性格;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不甘平庸,渴望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颔联“笑指田园归去,门前五柳春风”。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以陶渊明自比,说自己虽然已经归隐田园,但仍然像陶渊明那样,在门前种上五棵杨柳,使春风拂面而来。这里,诗人用了陶渊明的一句名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荒途无主,竖子执鞭。”(出自《移居序》)陶渊明认为,田园虽小,但可以怡情养性,足以避世。因此,尽管田园荒凉,没有主人看管,但他仍要种上五棵杨柳树,让春风拂面吹过,以陶冶性情,享受田园的乐趣。诗人借用陶公之言,表示了自己虽然归隐田园,但仍然保持着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这种追求,并不是为了个人的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
尾联“笑指田园归去,门前五柳春风。”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说,既然选择了归隐田园的道路,就应该像陶渊明那样,门前栽上五棵杨柳,迎接春风的到来。这五棵杨柳,既是陶渊明的象征,也是诗人理想的寄托,更是他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它既表现了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又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诗人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明、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