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笑滥巾北岳,那能补衲中条。
自有胸中丘壑,不妨稳向市朝。
【注释】
滥巾:用滥纱做头巾。指粗制滥造的头巾。北岳: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补衲:补缀衣服、布帛。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丘壑:指山水。胸中:胸怀。市朝:指都市。
【赏析】
《郎文炳心远斋》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名利看得很轻,不图富贵;后两句说只要胸有成竹,就能不受外界诱惑,安于世俗生活。此诗表达了诗人鄙薄功名利禄的思想,也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窃笑滥巾北岳,那能补衲中条。
自有胸中丘壑,不妨稳向市朝。
【注释】
滥巾:用滥纱做头巾。指粗制滥造的头巾。北岳:山名,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补衲:补缀衣服、布帛。中条: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丘壑:指山水。胸中:胸怀。市朝:指都市。
【赏析】
《郎文炳心远斋》是明代诗人杨慎的一首诗,诗的前两句写自己对名利看得很轻,不图富贵;后两句说只要胸有成竹,就能不受外界诱惑,安于世俗生活。此诗表达了诗人鄙薄功名利禄的思想,也反映了诗人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
太常引 《窦君瑞寿日》 注释: 燕山:燕山郡,地名,这里指代北方。 勋烈有馀光:功勋和恩德流传下来,光芒四溢。 问丹桂、几枝芳:询问桂花有几枝是芬芳的。丹桂,一种常绿树,秋季开花,花呈赤黄色。 阴德后来昌:阴德,指暗中行善积德。 但教子:仅仅教导子女。 义方:正确的教育方法。 功名看破,黄冠野服,林下道家装:名利看得很淡,穿着黄冠(道士所戴之帽)和野服,在林下闲居。 仙乡:仙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它通过写李克修的一生,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难料的感慨。下面是逐句的译文和赏析: 注释: - 鹧鸪天: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属于词牌名。 - 李克修:这里指的是宋代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和波折。 - 须信:一定要相信。 - 别离:分别。 - 此情:这番情感。 - 落花知:落花知晓。 - 方忧:刚刚担忧。 - 跃马:骑马。 - 明年事:明年的事情。
注释: 太行千里政声扬,意思是太行山脉绵延千里,政治声望显赫。 问何处、是黄堂,询问在何处可以找到皇帝的办公场所。 遗爱几时忘,意思是皇帝对百姓的爱意什么时候能够忘却。 试听取、人歌召棠,试着听听人们唱的歌曲《召棠》。 锦衣年少,插花跃马,休负好风光,指的是穿着锦绣的衣服的年轻人,骑着花马,不要辜负这美好的时光。 三万六千场,但暮暮、朝朝醉乡,意思是每天有成千上万次的宴会,只是早晚沉醉在醉乡之中
诗句翻译:在锦堂的四幅画中,其二描绘了夏天的云彩形态万千,宛如奇峰般变幻。 译文:幸得从龙变态,尚何出岫无心。正苦人闲畏日,不思天上为霖。 赏析: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诗中“幸得从龙变态,尚何出岫无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千变万化、自由无拘的美好向往,而“正苦人閒畏日,不思天上为霖”则揭示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南乡子·锦堂碧落寿席爽气逼人寒。相对溪堂雪后山。赖有忘年林下友,盘桓。都把功名付等闲。尽道好休官。况在黄柑紫蟹闲。天意不随人事改,平安。愁莫能侵镜里颜。 注释: 爽气逼人寒。 爽气:清爽、凉爽的气候。 相对溪堂雪后山。 相对:相对而坐。溪堂:指溪边的小亭。 赖有忘年林下友,盘桓。 赖有:幸亏有。盘桓:徘徊、流连。 都把功名付等闲。 功名:指功业和名声。 尽道好休官。 尽道:都说。
【译文】 解愠风来,天气爽、绿阴庭院。 多少话、暂都分付,画梁双燕。 明月欲随人意满,十分未惬姮娥愿。 但一年、一度寿觞时,身长健。 玲珑曲,低低按。 玻璃盏,深深劝。 任春红,吹上桃花人面。 簪履尽居弹铗下,烟岚休恨平嵩远。 待试看、南极老人星,今朝见。 【注释】 ①冯巨川:冯山,字巨川。冯山(1506~1576年),明代文学家、哲学家,与李攀龙、王世贞并称为“三大言家”。 ②孟州
满江红·和张文玘二首其二 名利场中,愁过了、几多昏晓。试看取、江鸥远水,野麋丰草。世事浮云翻覆尽,此生造物安排了。但芒鞋竹杖任蹉跎,狂吟笑。 樽有酒,同谁倒。花满径,无人扫。念红尘来往,倦如飞鸟。懒后天教闲处著,坐闲人比年时少。向太行山下觅菟裘,吾将老。 诗句释义 - 名利场中:描绘了一个充满竞争与欲望的名利场,象征着人生的复杂和艰辛。 - 愁过了、几多昏晓
南乡子·李克绍生朝 来往亦风流。曾伴仙翁衣锦游。闻道长平朱紫地,西楼。依旧人人说故侯。 能得几春秋。未必灵椿老便休。自有枝枝丹桂在,何忧。宝月忙催玉斧修。 注释: 1. 南乡子:词牌名,属于宋词的一种。 2. 李克绍(Li Kexu):此为作者名字,此处为虚构的姓名。 3. 生朝:出生之日或生日。 4. 仙翁:这里指代古代的仙人、高士。 5. 长平: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省。 6. 朱紫地
南乡子 上夫人寿日 香霭博山炉,罗绮森森奉燕居。昼锦归来冠盖里,当时。曾拜金花大国书。 一旦得双珠,阿大中郎喜有馀。见说上天虽富贵,争如。平地仙家碧玉壶。 注释: - 香霭博山炉:香气弥漫在博山炉周围。 - 罗绮森森奉燕居:华丽的服饰整齐地摆在休息的地方。这里的“罗绮”指的是华丽的衣服,“森森”形容衣服的繁复和丰富。 - 昼锦归来冠盖里:白天穿着锦绣的衣服回来,住在豪华的官邸里。 -
南乡子 锦堂寿日 弓剑不离身。 唾手功名马上成。 见说人生为郡乐,班春。 政事如棋局局新。 熊梦庆佳辰。 喜动山城击壤民。 昼锦堂前争献寿,留宾。 尽是蟠桃会上人。 注释: - 南乡子:词牌名,这里指宋代诗人柳永的《南乡子·赠妓》。 - 锦堂寿日:指喜庆的宴会或庆典的日子。 - 弓剑不离身:形容随时准备应对危险。 - 唾手功名马上成:比喻功名富贵轻而易举就能获得。 - 见说人生为郡乐
中秋 三百六旬岁周,一十二度月圆。 试问姮娥甲子,和闰到今几年。 译文: 月亮在夜空中圆满如盘,照耀着大地,照亮了人们的心房。 我想起了古代的嫦娥,她曾在月宫中度过了无数个日夜。 而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个中秋节,让我们一起品尝月饼,赏月,祝福彼此。 赏析: 这首诗以中秋为题,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对团圆、幸福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一些典故和象征性的词语,如嫦娥、甲子等
【注释】 渊明:指陶渊明,字元亮,东晋诗人。归去来图:陶渊明的《归去来辞》中有“归去来兮”之句,后人遂以“归去来图”作为隐逸生活的代称。 先生:指陶渊明。向来:以前。寄傲:寄寓傲岸之情。肯:岂肯,岂敢。小儿:这里指世俗之人。 笑指:微笑着指点。田园:泛指农村田园景色。 【赏析】 此诗是作者赠答朋友之作。友人曾作一题,即《送人还吴》。这首诗就是诗人对这一题目的回答。全诗从陶渊明自比写起
【注释】 诸阮:指阮瑀、阮籍、阮浑等兄弟。以富相夸:以财富为荣。二疏:指司马徽和嵇康两位兄弟。恐财为病:担心财富会害了身体。济叔:指嵇喜。济,音jī。绩兄:指嵇绍(字公绪),晋代人。曾:曾经。挝令:敲击钟磬,击令。 【译文】 阮氏兄弟以富有自夸,司马徽与嵇康却担心钱财是祸根。 嵇喜不羡慕金钱,嵇绍曾经用槌杖击打钟磬来表示心志。 【赏析】 本诗是《魏晋世族士人的生活》中的第三首
【注释】 伯德:晋代张华的字,因称其为“张伯德”。张长史:即张芝。张芝是三国魏时期的书法家。帖:这里指书法作品。邺侯:指西晋权臣石崇。石崇曾用金箔装点他的书札,所以后人称这类书札为“邺侯纸”,又称“金错刀”。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语意双关。上句说不要在去严陵(今浙江桐庐)买鱼的时候顺便去买菜,下句说不要为了换鹅而劳驾王逸少(王羲之)。王逸少是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他善于写楷、行、草书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 “论功终是猎犬,见事不如擒虎”的意思是:论功绩最终是捕狗的,见识事情不如捉老虎的。诗人以猎犬比喻那些只知追逐功名、不务实际的人,以老虎比喻能识时务、干实事的人,表达了自己要干一番大事业的愿望和志向。“我愿一识荆州,人道莫逢玉汝”的意思是:我想在荆州结识朋友,人们说你有如美玉一样的品质。诗人以玉来比喻自己的高尚品质。 赏析: 首联点明主题
戏谑与咏叹 结柳未送穷车,弊衣先入歌院。 “结柳”,意指用柳条编成的车辆,象征着驱除穷困的开始。然而在这首诗中,这辆载着“糗舆粻”即粮食和食物的车,尚未启程,便已“穷去”。这暗示了诗人对穷困终将离去的期待,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矛盾与不安。 “弊衣先入歌院”,则是描绘了一个身着破旧衣服的人,首先进入了歌舞升平的场所。此处的破衣,既是贫困的象征,也似乎预示着诗人自身即将面临的困境或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