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德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然后回归诗歌,从逐句分析诗歌内容,答题时应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进行分析。本题中,“题扇”是第一句,交代了写作背景,“凉风”“影蛾池”“百顷秋波”“素辉”“十二玉阑”“桂花清露”等意象,生动传神地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第二句中,“玉阑”“倚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意思,再结合题干的注释、重点词进行翻译,最后分析作者的情感。注意不要出现错译、漏译、多译等现象,还要注意译出诗句中的典故及诗人的感情。 诗中“塘上行”是地点名词,“塘”指的是小池塘;“上”是方位名词
诗句输出:日射天门万象新,绣衣朱履侍枫宸。 译文:阳光照耀着天门,万象更新,穿着华丽衣裳的官员们侍奉在皇帝的周围。 关键词注释: - 日射天门:指太阳照射到天门山的景象,通常象征着光明和希望。 - 万象新:一切事物都呈现出新的面貌。 - 绣衣朱履:华丽的衣服和鞋子,形容官员们的装束。 - 枫宸:皇帝的宫殿,此处代指皇宫。 - 云移仙仗:神仙般的仪仗队缓缓移动。 - 龙颜:皇帝的面容
终南山色翠含烟,太白峰高尺五天。 春暖莺花连万室,月明笙鹤会群仙。 黄尘白发三千里,流水浮云十二年。 齐楚飘零成潦倒,令人犹自忆秦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终南山色翠含烟:描述终南山的景致,山色如烟,给人以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2. 太白峰高尺五天:强调太白峰的高耸入云,如同天外之物,显得格外壮观。 3. 春暖莺花连万室:春天到来,万物复苏,万户人家中到处都是鲜花和鸟儿的啼鸣
社燕西飞节物过,年华世事两蹉跎。 社日祭祀结束后,燕子归巢西飞翔。 岁月如梭,人事变迁,我们都被岁月和生活所困。 晴空万里,白鸟无数,落日浮云逐渐增多。 天气晴朗,白鸟飞来,夕阳下的云彩也显得越来越厚。 黄菊何人归短棹,红蕖秋水淡洪波。 秋天到了,菊花盛开,红荷花在水中摇曳生姿。 寂寥多恨凭谁遣,摇落无心奈尔何。 我感到非常寂寞,这种心情让我无处倾诉。 秋天的落叶飘零,无人能解我的忧愁
诗句释义: 第1句:“峡云藏绝壁,峡水积寒流。” - 解释:这两句描述的是峡谷的地形和水流。 - 峡云:指峡谷间云雾缭绕的景象。 - 绝壁:指峡谷两侧陡峭的山崖。 - 峡水:指流入峡谷的河流。 - 积寒流:指河流因寒冷而结冰的情况,通常指冬季。 第2句:“宝树笼香阁,天花散彩楼。” - 解释:这两句描绘了峡谷中的建筑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 - 宝树:形容树木珍贵,可能是指某棵特别的大树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湖山兴不浅,而我亦淹留。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虽然内心向往大自然的美好,但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失意或生活困境)而被束缚在一个地方不能自由移动。 得罪缘微禄,怀君属早秋。 这句诗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可能是因为诗人因为政治上的小错误而受到牵连,甚至可能失去了一些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同时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春兴六首》之一。下面是逐句释义: 万里春风二月花,十年尘土一乌纱。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十年间的变迁。万里春风指的是春天的风,二月花表示春天的花朵。这里的“万里”形容春天的气息弥漫得很远,而“二月”则是指春天刚刚开始的时候。“十年尘土一乌纱”则是说这十年间,自己像乌纱帽一样被尘土所覆盖,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乌纱帽原本是官员的官服,这里用来比喻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注释】 金陵:今南京,古代帝王建都之处。故国:旧国。秋云合:秋天云雾缭绕,天气阴沉。契阔:离散,别离。老景:指年迈的光景。衡阳雁:即思乡之雁。宿心:旅居他乡的情怀。 【赏析】 诗的前两联是说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已很久没有书信往来了(“杳无音”),现在又听到冯朝泰寄来的家信,心中十分欣慰。后两联则是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思念之情。全诗以“寄冯朝泰”为题,抒发了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注释】 南园:指作者家乡所在的曲江,因曲江在长安城南,故称。 巩(gǒng)洛:洛阳,古称巩。尘迹:指洛阳的遗迹。青齐:泛指山东地区,青州、齐州皆属山东。苦吟:刻苦地吟诵。 升沉:指仕途的升降。凋壮节:指节操衰败。匡济:匡扶治理。初心:初志,最初的志向。薄宦:地位低微的官职。容身得:能安身立命。 【赏析】 《济南寄孙仲衍》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前四句描写济南景色,借以抒发对孙仲衍的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