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山兴不浅,而我亦淹留。
得罪缘微禄,怀君属早秋。
淡云乡树远,孤月旅情幽。
借问衡阳雁,何时到广州。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湖山兴不浅,而我亦淹留。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感状态——虽然内心向往大自然的美好,但因为某种原因(可能是政治失意或生活困境)而被束缚在一个地方不能自由移动。
得罪缘微禄,怀君属早秋。
这句诗透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可能是因为诗人因为政治上的小错误而受到牵连,甚至可能失去了一些原本可以得到的利益。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希望他们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思念。
淡云乡树远,孤月旅情幽。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远处的乡树被淡淡的云雾笼罩,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而明亮的月亮则映照出诗人孤独的身影,增添了一份凄凉和哀愁。这两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进一步加深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
借问衡阳雁,何时到广州。
这句诗以一个设问形式结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牵挂和期待。他想知道远方的朋友何时能够收到他的信或者听到他的消息,这种期盼之情溢于言表。
接下来将进行赏析:
本诗是明代诗人李德所作,立秋日登汉阳朝宗楼怀念故乡中的各位友人。这首诗通过描绘湖山美景、表达个人情感以及对未来友人的关切,展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仕途失意的无奈和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的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开头“湖山兴不浅,而我亦淹留”两句,通过直接描写湖山的壮丽和诗人自身的滞留状态,营造了一种既壮阔又略带忧愁的氛围。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读者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句“得罪缘微禄,怀君属早秋”中,诗人用“得罪”和“怀君”两个词来描述自己的处境和心境。这不仅表达了诗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的痛苦,也暗示了他对于友情的渴望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的复杂性和深度,使得整首诗歌更加引人入胜。
随后,诗句“淡云乡树远,孤月旅情幽”中,“淡云乡树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孤月旅情幽”则进一步深化了这一画面的情感内涵。这些生动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
“借问衡阳雁,何时到广州”一句中,诗人通过询问远方的友人是否收到了自己的书信或消息,表达了自己对于友情的关切和期待。这种情感的真挚和细腻,使得整首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世界,也可以从中汲取关于人生、友情与自然的深刻启示。